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只有政治的安全才有能源的安全,努力維護全球政治安全和和平,對于維持全球的能源安全和推動能源轉型至關重要。”12月18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在2023《財經》年會上表示,能源安全也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鐘,只有世界是安全的,中國才是安全的;世界能源是安全的,中國的能源才是安全的。
新能源發展的影響深遠,但在李俊峰看來,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更大一些。全球范圍內大部分國家都認為,人們已堅定了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態度和決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供應量在整個消費的占比中會從原來的40%提高到45%。“不要覺得5個百分點不是特別大,可現在歐盟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費的占比只占23%,到2030年提高到40%,增加17個百分點,如果增加到45%,增加23個百分點,現在剩下7年時間,平均每年要增加3.5個百分點,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據介紹,今年我國新增發電量在3000億千瓦時左右,光伏發電的新增發電量可能超過3000億千瓦時,或將對煤電及其他化石能源發電,特別是天然氣發電,形成有效的替代。“我們今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的速度,去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今年有可能增加到1到1.5個百分點,有了倍增的可能性。”李俊峰說。
李俊峰曾預測,到2030年的時候,光伏的需求大概是6.3億千瓦,中國到2025年就可能完成目標。他據此表示,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多晶硅的產量可以滿足325G瓦的光伏生產組件完成,全球到2030年可以每年裝6億。“如果達到6億的增量,差不多相當于每年增加一萬億千瓦時發電量,相當于現在發電量增量的60%左右,可以彌補由于化石能源供應短缺或供應緊張所帶來的問題。”
不過,李俊峰并不否認能源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單邊主義的問題不解決,產能就無法發揮出有效作用。”他表示,如果發生了人為干預,而不是借助市場行為,就可能加大成本,這是要努力避免的。“好在現在全球已形成了共識,通過合作共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對抗,對抗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確保安全,只有合作共贏才能避免危機,形成能源的安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