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游新聞消息,12月2日,內陸首趟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水果冷鏈專列從老撾萬象南發往重慶。泰國龍眼、老撾香蕉,以前約30天的陸海運輸,將縮短至6~7天。12月8日,運載著520噸尿素的貨船從四川廣元港抵達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12月10日,這批貨物在果園港無縫銜接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出海,從廣西欽州港發往日本。更快、更廣,從時間到空間的全方位提升,這背后都要歸功于陸海新通道的建立。陸海新通道,正以自己的速度,通道不斷加強沿線各省區市跨區域的互聯互通水平,幫助西部進一步打開開放的大門,構建國際國內的“朋友圈”。
近年來,區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發展新的主旋律,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形成了全方位縱橫聯動、區域優勢互補的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其中,“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是國家賦予重慶的重要定位。按照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通道要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設立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
積厚成勢、乘勢而上。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牽頭人”,重慶以陸海新通道為“媒”,讓沿線省區市的合作頻率變得更高、合作氛圍變得更融洽,合作共贏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重慶在陸海新通道上,形成了以中心城區和江津為主樞紐,以萬州、涪陵為輔樞紐,以黔江、長壽、合川、綦江、永川等為重要節點的“一主兩輔多節點”樞紐體系,輻射重慶全域。成立于2021年的“陸海優品”,把沿線省區市的特色產品匯聚一堂,向境內外分銷,新疆葡萄干、西藏牛肉干、青海黑枸杞等可便捷、快速銷往沿線城市。
不僅在國內,我們通過陸海新通道結交的國際“朋友圈”也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借助陸海新通道,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重慶市江津區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一攬子涉及陸海新通道發展的合作協議;老撾組織代表團來渝,開展了中國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老撾有限公司項目揭牌等一系列活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新開通線路已達78條,目的地已輻射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的338個港口,累計貨值超過400億元,貨物品類超640種。
廣交朋友,廣做生意。陸海新通道發展“牽頭人”的重任在肩,我們必須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已經為此指明了方向。新的發展方位,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深厚底氣;新的奮斗目標,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讓我們有了把握機遇的高遠視野。緊緊抓住機遇,需要我們“快干”,把政策優勢利用好、發揮好;需要我們“實干”,在抓落實上投入更大精力;需要我們“會干”,在全新的實踐中贏得主動。
百尺竿頭,待更進一步。我們要秉著敢闖的精神,聚焦實干的品質、發揚創新的活力,持續擴大陸海新通道的合作范圍、不斷挖掘合作深度,為重慶贏得更多發展先機,在新征程上實現新發展。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
編輯:龍春暉
責編:王蓉
審核: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