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建議“三支箭”穩增長,呼吁實施靈活退休機制

導讀 記者 辛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周三表示,穩增長是未來若干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建議采取“三支箭”來穩增長。他在...

記者 辛圓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周三表示,穩增長是未來若干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建議采取“三支箭”來穩增長。

他在新浪金麒麟論壇上指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也具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這些都是經濟的底氣。但不能忽視的是,疫情前我國經濟增速連續十年下降,這個態勢一定要遏制住,否則很難實現人均收入水平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的目標。

李稻葵提出的“第一支箭”是提升微觀主體活力,特別是保護和激發民營企業的積極性。

“民營經濟的積極性一定要提升,不僅要保護還要提升,民營經濟是創造了最多就業的部門,也是納稅最多的部門,民營經濟的活力如果不恢復、不放活,經濟增長速度就很難恢復。”他說。

李稻葵還表示,從現在開始應貫徹靈活退休機制,讓勞動者決定自己什么時候退休。他解釋稱,現在的退休制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有人口的需求,很多中年勞動者的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非常高,他們也愿意繼續工作,這一人力資源一定要用好。

“比如建筑行業,之前限制50歲以后就不能工作了,但現在50歲的建筑工人很多身體狀況是很好的,只要體檢能過,只要本人有意愿工作,為什么不能讓他繼續工作?繼續工作后,他的退休金是應該提高的,這個非常重要,這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國策。”他說。

李稻葵提到的“第二支箭”是調整宏觀政策,防止政策僵化,第一個要調整的是央地財政關系,特別是地方債必須要調整,應該把相當一部分的地方債通過某一個機制轉為中央政府的債務。

“整體上看,中央政府的財力很好、信用也很好,跟國際比較,我國的國債水平非常低,(地方債)轉為國債之后,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融資成本,第二方面能夠給地方政府松綁,讓他們的財政情況能夠有所恢復,能夠真正圍繞本地的經濟發展去謀劃,而不是天天發愁怎么樣舉新債還舊債。”他說。

第二個調整的方面是房地產。李稻葵表示,這一輪房地產的調整很大程度上是金融監管條件收緊觸發的,很多開發商應該是有能力把現有項目做完的,很多地方也還是有房地產需求的,但是由于監管控制得太緊,使這部分房地產開發商不能完成開發工作,這就導致了部分債務出現違約,進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宏觀金融的不穩定。

“房地產的工作,第一件事是穩定,在金融上穩定它,不能讓房地產成為一個違約重要的策源地,這是非常重要的。”他說。

李稻葵提到的“第三支箭”是妥善應對國際壓力。“現在(來自)國際上的壓力非常大,二十大報告特別提到,來自于國際上的風險隨時可能升級,來自外部打壓的遏制也隨時可能升級。”他說。

他特別提到,針對美國要做非常細致的工作。“美國不是鐵板一塊,行政當局還是知道’深淺’的,比如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最近提出要‘再掛鉤’。所以,美國已經意識到經濟上跟中國經濟是不可能完全分割開來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