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8月6日,昆明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監事會會議在昆明市新能源汽車運營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昆明市級平臺)召開。
本次會議由協會會長、昆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鋒先生主持,昆明中創三優昆發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秘書長單位向大會作了協會2018年度工作匯報。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昆明市科學技術局等部門相關領導,以及昆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云南能投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自動化成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云南滇中匯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云南北汽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昆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代表50余人出席大會。
創新發展,政策支持力度加強
會上,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昆明市科學技術局等相關部門領導表示,協會是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紐帶,希望協會對各地先進的經驗、落地的政策以及企業的發展需求進行梳理,為政府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提供有效建議。同時,政府將依托于昆明市級平臺所提供的數據,在政策方面給予昆明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多支持。
補貼來襲,新能源汽車未來可期
在補貼方面,市發改委相關領導表示:近期昆明市會發布申請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的有關通知,申報期限為2018年至2019年8月31日以前建成的充電樁項目,補貼標準將參考省市兩級現行標準制定。
曾多次主持和參與國家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課題的昆明理工大學顏文勝教授在談到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時表示,目前國家加大了對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支持。比如按新能源車輛的行駛里程數或企業建設的充電樁功率做補貼,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和調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性。他透露,今年國家計劃進行一次最大幅度的補貼清算工作(清算范圍從2013年到2018年),申報資料不齊全的車企不能通過清算領取補貼。在運營車輛的里程數方面,顏教授提醒涉及的相關車企,數據必須與國家平臺數據統一,國家平臺上不到2萬公里就無法清算。另一方面就是運營汽車在現場查驗時,2萬公里內的新能源車輛電量衰減在20%及以上的不予以清算,車企業要做好自查工作,及時做好電池衰減的維護。”
在國家“藍天保衛戰”和云南省綠色發展“三張牌”的政策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環節和中堅力量,在政府規劃藍圖中被視為重要領域屢次提及。雖然“退補”和監管力度的加強加速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但也促進了車企在服務、技術上不斷創新。車聯網和充電樁的整合、共享電池以及圍繞新能源車的增值服務等新趨勢的出現,恰恰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新的機遇,真正消費者也正逐步顯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真正的爆發式增長!
智慧環保,昆明市級平臺助力發展
大會結束后,各理事、監事以及會員單位參觀了昆明市級平臺,并對與新能源車企、樁企息息相關的數據統計、補貼申領核查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了解。
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中創科技e充網先后在北京、西安、昆明等地建設了政府級充電設施監管服務平臺。作為云南省首個車樁一體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昆明市新能源汽車運營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按照國家標準,以互聯網新業態思維和運營模式,一方面肩負著對昆明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設施進行實時在線的監測工作;另一方面也承擔著為政府提供相關數據統計分析,為政府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提出建議,協助政府完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獎補政策的核查工作,促進和推動了昆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在“制造2025”政策引導下,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迭代中,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圍繞新能源汽車制造、銷售、管理服務、運營,電機電控系統,儲能電池,智能網聯,充電設施,平臺服務,金融服務等行業煥發了全新的生命力,也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昆明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依托自身平臺優勢,在發揮政府、市場和行業間橋梁紐帶作用的同時,推動了整個行業深層次的交流合作,構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促進了昆明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未來,昆明市新能源汽車行業協會和昆明市級平臺必將在實現昆明新能源汽車產業提質升級的跨越式發展,打造昆明智慧環保新城市中發揮更加突出的重要作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