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11月15日,無人重卡領域的初創公司智加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基金領投,金額暫未公布。根據公開信息,此前智加科技已獲得滿幫集團、金沙江創投、光速、華創資本等投資方投資。
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萬千表示,公司將加速推進L4級無人重卡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落地、安全的規模化車隊建設和行業優秀人才的引進,以促進干線物流場景的產業落地進程;借助本次融資,智加科技將加大測試車輛的新增,并制定了兩年運營1000輛量級的安全智能駕駛重卡車隊的目標。
智加科技是36氪此前報道的一家公司,由CEO劉萬千和CTO鄭皓于2016年創立,主要做高速物流場景下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希望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重型卡車上,以提升重卡運輸安全性,并降低成本。智加科技是最早在加州進行無人駕駛路測的創業公司之一,目前已有L4級自動駕駛的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在硅谷、北京和蘇州都設有研發中心,同時在中美兩地都有實驗車隊進行測試開發。進入2018年,公司已有產品逐步落地。
無人貨運技術公司最終落地,在前裝市場往往需要與車廠、Tier1等達成合作,在后裝市場或需要與車隊運營方建立合作。
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今年3月智加科技與一汽解放達成合作,聯合開發智能駕駛商用車產品;10月27日,一汽解放新一代智能重卡J7上市,背后則有智加科技技術支持。
在后裝市場,智加科技與蘇寧、滿幫等達成合作。今年5月,裝有蘇寧電商貨品的帶掛重卡,完成了在全工況、真實環境下“倉對倉”的L4級無人駕駛場景作業。近期,智加科技與知名運力平臺滿幫集團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后者有可能能觸達干線貨車700萬輛中的520萬輛貨車。
對于自動駕駛賽道的公司來說,除了適用于單輛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外,運營車隊的能力也至關重要,也很可能是最終讓商用車市場的大玩家買單的必要條件。劉萬千表示,公司已制定了兩年運營1000輛量級的智能駕駛重卡車隊的目標。公路運輸市場規模約9萬億,公路貨運周轉量為610百億噸公里,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公路運輸市,共有約1400萬輛輕卡(市場規模在2.9萬億元)、500萬輛重卡(市場規模在6.1萬億左右),已超乘用車市場(約1.2億元)。
此外,考慮到重卡貨運市場對應的場景相對簡單,貨物(相對人)對算法控制精度的要求更低,貨運司機成本居高不下(占成本比約為40%),因此自動駕駛貨運市場被認為是更易商業化。
因此,這一市場吸引了包括圖森、飛步、CIDI等初創公司。雖然被認為難度低于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但其依然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
從技術上來看,相比于乘用車無人駕駛,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有不同的難點。一般來說,商用的卡車往往都在數噸以上,車身高,車體長,載重大,這使得其在自動駕駛方面與乘用車有很多不同,比如傳感器容易震動偏離、卡車車身高遮擋激光雷達、機動性差,解決這些難題且做到可以真正商用上路依然不容易。
從資本上來看,賽道上的多家初創公司均已完成至少一輪融資。如,去年底圖森未來宣布完成5500萬美元C輪融資,飛步科技獲得創新工場天使輪融資,今年2月CIDI獲得紅杉、光大控股新經濟、聯想之星、百度風投,藍思科技等的首輪融資。進入下半年,賽道上完成融資的公司數量也在減少。36氪了解到,多家公司的最新一輪融資也已持續至少數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