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新能源行業究竟該如何發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政策推動之下,目前新能源市場已經形成了以純電動、插電混動技術路線為主的發展大趨勢。最近,氫燃料電池、甲醇技術、增程式技術等多種技術路線又被重新提起,期望參與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5月10日,在第十一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對新能源發展的技術路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楊裕生院士認為,單純發展以高續航的純電動車實際上是違背了發展新能源節能減排的初心。
他表示:“現在發展電動車,拼命要強調長里程,對長里程給的補貼越來越高,也和電池的比能量掛鉤,比能量越高,給的補貼越高。這樣就形成一個誘導,誘導企業去發展長里程的電動汽車。實際上長里程電動汽車是不節能減排的,違反了我們發展電動車節能減排的宗旨。”
楊裕生院士舉例說道,特斯拉就是典型的不節能減排的電動車。眾所周知,特斯拉是當前新能源領域的代表性產品,其以顛覆性的造型、高續航、自動駕駛技術圈粉了一大批“嘗鮮者”。然而,這家新能源行業標桿企業卻因為電耗問題在新加坡受罰。
“你的車子必須要考慮全生命周期是不是節能減排,而不是看你在行駛過程當中這一段是不是不用油就節能減排了。”楊裕生院士強調。
基于這個認知,楊裕生院士提出,目前增程式電動車是最為符合節能減排初衷的新能源技術路線。“我覺得增程式車,包括串聯混合這樣的車子,可以不充電,可以長距離行駛,而且它用全里程來衡量,它的節能減排是很明顯的。它比燃油車節省50%,很明顯它是節能高手,而且這樣的車子價格并不太貴。”楊裕生表示。
支持增程式電動車的發展,是楊裕生院士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點。其曾在公開演講中多次提到,增程式電動車能解決目前純電動車的四大焦慮: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安全焦慮、價格焦慮。
除了在論壇上繼續堅定對增程式電動車的支持外,楊裕生院士還為節能減排“背鍋”的燃油車說了“公道話”。
楊裕生院士表示:“最近幾年曾經有一股風,燃油車要停止銷售,我覺得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市場關于禁售燃油車的討論,最早開始在2017年。在2017年的泰達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辛國斌首度釋放了禁售燃油車的信號。
事實上,禁售燃油車并不是意味著全面禁用燃料、禁用內燃機,只用電動機、用電驅動汽車,其本意是對傳統的內燃機驅動車型的拋棄,轉而支持電氣化車型的發展。
此前電動汽車百人會針對“禁售燃油車”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討論,其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明確表示,“禁燃”并不是摒棄內燃機;全面“電氣化”不是全面純電動化,多種技術路線仍將并存發展。
楊裕生認為:“傳統的燃油車可能會逐漸減少,但是傳統燃油車是在不斷的前進,油耗不斷的降低,它的使用成本在減少,所以它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正如楊裕生院士所言,目前內燃機正在優化性能,提升能量轉化率,未來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而優化的內燃機與電動車結合,讓汽車市場節能減排的未來充滿了想象。楊裕生院士表示:“如果優化的內燃機再和電動系統結合起來,這兩者優勢互補,就可以更加節能減排,更加減少用戶的負擔。”將優化的內燃機與優化的電池技術結合,這也恰恰是增程式電動車發展的方向。
或許,目前在補貼政策之下,純電動車型依然將會是新能源市場的主流,但同時也不可忽視的新能源行業中已經出現的對增程式技術、混動技術、甲醇技術的支持的聲音。
在補貼完全退坡后,新能源市場無疑將有巨大的變革。屆時,唯有真正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路線和新能源產品能夠適者生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