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報:車市寒流來襲 技術博弈成下一階段推動力

導讀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

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毫無疑問的是,如今車市的關鍵詞已經從“增長”轉為“分化”。在車市形勢整體下行的環境下,本屆廣州車展的冷清恰是市場當下最真實的寫照。多名常年參加廣州車展報道的媒體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廣州車展媒體日感覺沒有往年的喧囂,同時各大主流跨國集團似乎也缺乏相應的激情,提出的戰略和設想缺少新意。

  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處于各企業2020或2025戰略的中間環節或起步階段,因此在已確定的戰略部署節奏當中,企業不會在這樣時間節點上提出太多新的設想。當然,也不排除車市拐點出現后,各方都在靜觀其變。

  事實上則是,寒流之下,各大車企并沒有放松。尤其在“新四化”來臨之際,他們的新能源轉型步伐更為急劇。

  大眾、通用、豐田這三巨頭的轉型最為明顯,大眾旗下的合資企業不僅加緊了新能源工廠的建設,即便連豐田也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迎合市場;此外,國內的幾大自主品牌之間的比拼也愈發激烈,加上一大批新勢力的到場,看似冷清的車市底下,實則暗流涌動。伴隨自主品牌依賴的SUV產品效應逐漸收尾,與跨國汽車企業新一階段的技術博弈即將開始。

  “寒流”下的車展

  作為每年都會壓軸的大型綜合性國際汽車展覽會,廣州車展今年依然吸引全球車企的矚目。因為基于廣州車展的時間節點處于年尾,按照慣例,每一家企業都將廣州車展作為下一年戰略規劃發布的主舞臺。在今年廣州車展的主題“新科技、新生活”的預示下,幾乎所有汽車企業都提出了側重有所不同的“新四化”目標。

  作為汽車市場銷量的常勝企業,大眾在本次車展帶來的是其“SUV戰略”,意在補齊細分市場的產品線,同時繼續向提供移動出行服務方向轉型;豐田則是持續推進其“TNGA”概念,并帶來旗下更符合當下市場需求的插電式混動產品;相比而言,通用今年在電動化方面的步驟并不激進,但早前通用旗下專注無人駕駛的Cruise已經入華,通用對于這場未來之戰的勝利似乎志在必得。

  然而,在各大車廠于車展上紛紛展望未來之際,汽車市場寒冬已至的表現更為明顯。

  根據最新的銷量數據統計,今年10月份乘用車市場銷量為201.95萬輛,較去年同期231.45萬輛下滑12.7%。轎車、SUV和MPV三大板塊同比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只是與此前情況有所不同的是,轎車市場跌幅有所收窄,其累計市場份額增加,而SUV和MPV跌幅進一步擴大。

  今年1-10月累計狹義乘用車市場實現銷量1893.31萬輛,相比去年同期1905.97萬輛微跌0.7%。

  對于今年剩下的2個月表現,業界機構的預計也并不樂觀,根據乘聯會與威爾森的聯合預測,2018年12月整體乘用車市場批發量預計為:233.0萬輛,同比2017年12月萎縮10.4%。其中轎車市場預計113.0萬輛,同比萎縮5.7%;SUV市場預計103.7萬輛,同比萎縮11.9%;MPV市場預計16.3萬輛,同比萎縮27.6%。

  新能源市場持續旺盛

  盡管傳統燃油車市場增速開始下滑,但是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車輛技術已得到汽車行業和市場的普遍認可。

  數據顯示,2018年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13.8萬輛,增幅達51%;1-10月銷量86萬輛,增幅高達75.6%;全年有望超過100萬輛,銷量占到全球市場銷量的50%以上。

  根據過去數年的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已然走過發展的起步階段,在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鏈的逐漸完善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期,并將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新能源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在本屆廣州車展的展臺布局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展車數量上得到集中體現。根據組委會公布的資料顯示,本屆廣州車展,國內外參展車企共展出新能源汽車150臺,其外企業展車44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廣州車展上亮相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均達到350km以上,各家都在政策以及競爭壓力下不斷進行技術升級。

  纏斗升級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占比不及乘用車市場的5%,因此,對于跨國車企和自主品牌而言,活在當下的首要目標,還是如何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當中成功存活到新能源市場全面激活的時刻。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依然堅持其SUV戰略顯得尤為有信心,大眾汽車集團 ()總裁兼CEO海茲曼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認為SUV市場并沒有放緩或者下滑,而是調整鞏固的一年。我相信在未來,SUV車型在乘用車市場的占比會上升到45%,并將進一步達到50%左右。”

  大眾之所以自信的原因主要是其引領了上一個十年小排量渦輪增壓技術的普及化,而在可以預見的短期未來,新能源技術將會是下階段技術主流,這或許也是豐田愿意將新能源技術成果持續導入市場,并與車企展開合作的主要原因。一汽豐田常務副總經理水谷雅史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豐田關于電動化方面的整體舉措其實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20多年來,我們積累了相關的混動的技術以及消費者的信賴感,我們會投入到未來的PHEV上。”

  事實上,三大跨國汽車巨頭:豐田、大眾和通用都已在推出了旗下通用化平臺,以節省研發和制造方面的成本,以便在下階段與自主品牌主打的“性價比”來一決雌雄。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陣營也早已意識到了品質提升才會是下一個階段車市博弈的核心競爭力,無論大型國有汽車集團還是民營自主品牌,紛紛拿出壓箱寶,以應對明年汽車市場的白刃戰。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