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報:吉利聯姻戴姆勒重塑Smart 誰吃虧了?

導讀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

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吉利汽車最近挺火的是吧,從之前的星越轎跑SUV的上市,到后來的幾何A,再到最近的新聞,跟戴姆勒合資,為戴姆勒集團的小型車品牌smart延續香火,可以說,不管是在新產品的推出方面,還是在品牌布局以及全球化方面,吉利汽車都在尋求新的突破。

  而在和戴姆勒合資共同研發smart的新產品這方面,吉利和戴姆勒集團顯然是選擇了一條雙贏的路線,雙方都可以用相對較少的投入,來收獲一個比較大的成果。

  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的一些細節

  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家只知道吉利和戴姆勒又搞事情了,跟smart有關,但是應該還有很多人不了解雙方的具體合作是怎么樣的,我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有限的信息,進行了一個整理,希望能讓你對這件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首先,與之前傳言的不一樣,吉利并沒有收購smart其中50%的股份,而是戴姆勒和吉利雙方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于2019年底正式成立,雙方各持股50%,共同投資進行未來smart的發展。同時,這家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合資公司,而非單獨針對市場,也就是說,未來全世界范圍內銷售的smart車型,都將打著的烙印。

  另外,全新的smart將轉型成為純電動智能汽車品牌,新一代產品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并在的全新工廠進行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并銷往全球,而在那之前,戴姆勒將繼續在法國漢巴赫工廠生產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生產smart EQ forfour。

  它是如何實現吉利和戴姆勒的雙贏的?

  首先,有一件事我想告訴你,那就是smart在戴姆勒集團中,一直都不太掙錢。從1999年smart第一次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到現在,它巔峰時期的銷量,發生在2004年,全年全球銷量15萬輛,之后,就再沒有過更好的成績,而15萬輛這個數字,也就是的哈弗H6巔峰時期2個月的銷量。

  戴姆勒當然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如果有一本紀錄smart所有特別版車型的集錦的話,這本書一定薄不了,因為smart自誕生開始的20年里,一直在不斷地推出各種各樣的限量版車型,這其中當然有情懷的因素在,但我認為,這應該也是smart博取關注拉動銷量的一種方式。而除此之外,2014年,第三代smart fortwo采用了造小型車十分出色的雷諾的Twingo平臺,共享70%的零部件,同時有雷諾代工生產,試圖降低smart的成本,但是,仍然沒有太大的作用,因為,這款車作為一款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的車型,銷量實在太低了。

  而現在,戴姆勒從此不再需要在smart身上投入研發成本,只需要奔馳負責設計,研發和生產的部分,完全交給了吉利來負責。而吉利也并非接過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別忘了,吉利的老板李書福是目前戴姆勒集團股份占比最大的自然持股人,他當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純電動smart在生產,可以復用吉利的供應鏈,再加上相對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如果smart和吉利有可能共享平臺所節省下來的研發成本,之前smart面臨的居高不下的成本問題,將會扭轉變成它盈利的基礎。

  而smart能帶給吉利的,還不止如此,這可能會是第一個,由車企負責研發、制造,并且銷往全球的車型,這意味著,至少在電動車領域,"制造"確實已經達到了走向世界的標準,而我們所期待的,除了它的盈利之外,銷量,也能反映出這樣的組合是否被世界所認可,而這,也會是汽車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節點。

  寫在最后

  雖然smart在全球整體來看,日子過得并不好,但是在,它還是實現了2018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2%的成績,而電動化的smart,日子應該會過得更好。首先,的電動車市場在規模和增速方面都是第一,也是電動車最好的生長土壤,其次,對于smart這樣一款小車來說,電動化,真的是它應該走的方向,而市場中,同級別的代步電動車,還缺少一個標桿,而smart,我相信它有足夠的實力來做這個標桿。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