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報:5G來了 我們就能用上自動駕駛了?

導讀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

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5G網絡(以下簡稱5G),大家想必已經不再陌生,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和進步,5G離我們似乎越來越近。而對大家來說,5G的概念似乎有些“飄渺”,大家都在說5G很重要、5G網速很快以及5G也會更加安全,但5G對汽車行業會有何影響?自動駕駛是否又近了一步?今天我們不講學術用語,只用通俗易懂的話給大家講講5G與汽車、自動駕駛之間的事情,讓大家更加了解5G與汽車之間的關系。

  5G可實現車與車間通信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從理論上講,5G的網絡速度將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來5G的峰值甚至可達到每秒20Gb,下載一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鐘內完成,但這當然也取決于下載設備,實現起來還需一定時間。

  說到這有人會問:相比于4G,5G除了速度快就沒啥區別了?如果你認為5G只在速度上碾壓4G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除網速更快外,5G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低時延。

  有相關研發團隊表示,以當下的技術測試時,自動駕駛的速度基本不會超過60km/h,如果速度太快,信號的接收、處理和發送之間會存在延遲。但有了5G,這些困擾將不會存在!5G的時延從4G時代的50毫秒降低到了1毫秒,提升了整整50倍,反應速度快了,自動駕駛理論上也會更加安全。

  總而言之,5G除了是移動通信技術上的升級,更解決了車與車、車與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換,直接通過5G蜂窩點到點通信,加快通信效率,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給用戶帶來更高的帶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延時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

  沒有5G的自動駕駛感知范圍有限,且成本高

  關于汽車智能化分級,業界雖有兩套標準,但兩套標準都將自動駕駛分為了L0~L5。其中L0指的是人工駕駛,L5則指已經達到人類駕駛水平,可處理所有路況。

  實現自動駕駛的基本原理,我們可以分成三個方面,分別是:傳感器、數據融合、100%安全的決策。目前多數人所談的自動駕駛,都是基于汽車本地端的傳感器、數據融合來實現決策的。

  車輛上的傳感器我們并不陌生,車道偏離輔助預警、ACC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功能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來實現,這些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等,這些豐富的傳感器構成了汽車的“眼睛”。而數據融合就是將上面這些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合成,最后協同合作,從而更好的判斷汽車所面臨的道路情況。

  然而這些事情都是由車輛本地端實現,因為很多時候車上的“眼睛”,也就是傳感器存在局限性,比如沒有辦法選擇合理的路線,無法預知一些突發情況。所以在實際道路中并無預判能力,車與車、車與環境之間沒有信息交換,可以稱之為“單車感知”,這樣一來,100%的安全就難以實現。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目前搭載這些傳感器的車型售價均較高,且并不是車輛標配,需要通過選裝包完成上述自動駕駛功能,單一成本高,并不適合大范圍使用和推廣。

  有5G后的自動駕駛可擴大感知范圍,減少事故發生

  曾經有行業資深人士認為,5G會是推動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因為5G可讓車與車、車與環境之間實現信息交換,通過通信信道感知到彼此狀態,并檢測到潛在威脅。若想實現這樣的場景,城市WiFi顯然無法承載如此大的數據量,也不夠靈活,只有5G才能夠實現單體車輛的實時通信。

  而車與車(V2V)和車與環境(V2I)通信,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關鍵之處。在自身技術達到成熟階段后,兩種通信能夠讓汽車間互相“看得見”、“感知”道路,甚至共享其他汽車的數據,行車過程自然更加安全。

  我們舉一個例子,當自動駕駛在通過彎道后遇到一輛靜止在道路上的車輛,攝像頭及雷達等傳感器是無法檢測到的,通過彎道發現后,即便車輛立即做出判斷,那也很難避免事故發生。而V2X技術則可以通過網絡共享信息,前方車輛停下的那一刻,就已經被一定范圍內的其他車輛所感知到,從而提前做出決策,較少事故發生。

  總之,道路環境異常復雜,雷達、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汽車本地端傳感系統受限于視距、環境等因素影響,要實現100%安全性,自動駕駛需要彌補本地傳感器所欠缺的感知能力,這就離不開5G的加持。最為重要的一點,與4G主要側重人與人之間的通信不同,5G形成了端到端的生態系統,最終讓車輛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5G距離生活還有很長一段路

  對于2020年將大規模商用的5G,汽車行業遠沒有做好準備,事實上,我們現階段汽車行業熱炒的高科技——OTA升級,2G技術就夠,都用不著4G。

  如果未來5G真的走進平常生活,還會遇到一些問題。首先,5G無線頻率更高、覆蓋范圍小,未來城市的每個燈柱或將就是一個小基站,必然會帶來基站間頻繁切換的問題而影響自動駕駛能力。其次,因為5G需要多種無線系統,這么多天線系統,在安裝時必須考慮汽車的擋風玻璃、金屬殼對無線信號的衰減影響。

  5G雖然離商用還有一段距離,但各個車企早已開始了布局。內燃機在汽車上發展了一百多年,現已日漸成熟。汽車的未來,無疑要步入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時代。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分析,到2026年,至少將會有10%的汽車是自動駕駛的,而想實現自動駕駛,5G則是基礎。

  全文總結

  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很多曾經的想象會變現實,技術的進步讓5G能夠做到更多4G無法實現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它可加速自動駕駛落地,更能為整個交通生態圈、城市規劃帶來重大影響。但若想真正使用上自動駕駛,5G商業化只是第一步,后續還會有諸多技術難題等著我們去解決。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