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報:將近四年的等待 首批特斯拉Model 3北京交付

導讀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

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2月22日上午,首批特斯拉Model 3現車已交付給國內車主,北京首批交付共6輛,其它地區也在陸續交付。區交付的同期,特斯拉也啟動了在歐洲對Model 3的交付工作。亞、歐區的交付代表了特斯拉全球鋪貨的開始。

  當天有六位車主作為代表來到了北京Model 3交付現場,可以看到Model 3的車主畫像比較年輕和富有激情,六位車主有幾位是擁有多輛特斯拉產品的擁躉。

  特意到家( Tesla Direct)交付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 任宇翔

  特意到家( Tesla Direct)是本次交付中對于市場新增了線上與線下的交付方式,據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介紹,在得到交付專員的電話后,準車主與特斯拉達成自定義場景的新車交付形式,交付專員會在幾個小時內到達您設定好的地點,并把新車、金融方案、發票一并交付給客戶,這個方式也是相對造車新勢力崛起后,特斯拉對市場新零售服務的特意為之,可以算作與蔚來的直接競爭。

淺灘登陸就開始打價格戰

  有特斯拉用戶爆料,在特斯拉對Model 3進行促銷降價后,直營店的訂單大增,據說,某個特斯拉直營店五個POS機都被刷沒電。也有北京直營店銷售代表預測Model 3的優惠可能即將收緊。雖然銷售的嘴能說會道,有集客傾向,但不能否認的是,特斯拉Model 3在進入銷售到今天,官方一共進行了三次價格下調和一次變相降價。

  另外,2月8日,特斯拉還變相降價了4.63萬元,這是因為曾經需要選裝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變為標配,而這個系統的選裝單價為4.63萬元。

  而全系標配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意味著,Model 3將實現馬斯克近日的豪言,稱特斯拉年底實現全自主駕駛100%完美運行。

  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造成壓力

  根據之前的媒體報道,三艘搭載滿滿Model 3的貨輪已經分別抵達天津港、上海港。預示著新的征途和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競爭開始了。

  如果不以車型來做對比,Model 3在國內的直接競爭對手蔚來ES8已經感受到來自價格戰的壓力。如果按照訂單量相比的話,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統計,特斯拉Model 3已經被訂下了約46萬臺全球訂單。而蔚來總交付量未到2萬,從產品迭代和穩定性看,Model 3是特斯拉的第三個產品,經歷過S和X的身先士卒般的擋槍,Model 3的穩定性會更好。

  比如消費者最重視的綜合續航里程,Model 3并沒有采用與Model S相同的18650型電池,反而用上了更好、更先進的21700電池。其生產的21700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相比其原來18650電池系統的250Wh/kg約提高20%。同時根據松下的動力鋰電池單體的測試數據來看,其21700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遠高于18650型電池單體。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的提升要遠高于成組后提升的20%幅度。

  是目前所有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三元鋰電池,直接的提升就是續航里程。官方提供的三款車型的續航里程分別為595公里、590公里、600+公里。

  這個參數也正是Model S在京滬交付量不過千輛的原因之一,由于Model 3的低價還能夠完成基本一致的續航里程的重要指標,Model S在國內一線城市降溫也是情理當中的。

  新浪汽車就在近日采訪過一位兩年前就預定了Model 3的準車主,他認為當時的想法與現在一樣,Model 3完爆同價位及貴50%以內的所有車型,值得等待。

  戰略中心偏移成主占地

  雖然全球訂單高漲,但在此之前,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還依然認為公司接下來的發展道路“非常艱難”。不過,通過區降價,特斯拉Model 3的訂單已經開始猛增。根據特斯拉官網顯示,2018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并確認的訂單,預計于2019年2月底開始交付。2019年1月1日后確認的訂單預計于2019年3月底開始交付。可以肯定的是,在特斯拉上海建廠后,特斯拉的戰略中心已經偏向。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鼻祖,造車路上的資本投入是巨大的。

  根據特斯拉2018年的財報顯示,盡管全年虧損,但公司連續兩個季度盈利,而第四季度盈利水平略低于第三季度。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為72億美金,比第三季度的68億美金收入增加4億美元。有分析把這個收入增加歸結到Model 3 的生產效率的上升。

  另外,在特斯拉公開信中,特斯拉計劃在2019年實現旗下Model 3盈利25%的目標。盡管Q4季度特斯拉收入增加了4000萬美金,但其銷售成本也上升了4800萬美金。

  所以,特斯拉Model 3能夠實現全球交付,實屬不易,從2016年4月上市以來,將近四年的時間里,特斯拉和埃隆馬斯克經歷了太多的壓力和質疑。最大的危機無外乎日益增長的Model 3訂單和嚴重不足的產能不成正比。在此期間,特斯拉成為中美貿易中的“索引“,進口車稅率降到15%,大大促進了進口車貿易。而為了提升產能和實現主攻亞、歐市場的策略,特斯拉上海建廠,隨已成型,但,道阻路艱。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