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我國乘用車共銷售178.99萬輛,環比增長12.60%,同比小幅下降了4.55%。細分市場里MPV銷量降幅最為明顯。8月,轎車銷售90.11萬輛,環比增長10.62%,同比下降3.42%;SUV銷售73.76萬輛,環比增長16.57%,同比下降4.68%;MPV銷售11.93萬輛,環比增長11.92%,同比下降13.59%。
進入2018以來,SUV市場就開始持續走弱,受到SUV市場退燒等多重因素影響,品牌市場占有率出現下跌。數據顯示,8月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8.41萬輛,環比增長7.28%,同比下降11.0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2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89個百分點。
從吉利和長城兩個一線自主品牌的不同業績表現也可以看到整體市場環境帶來的影響。8月上旬,吉利汽車宣布2018年累計銷量1012429輛,同比增長41%,提前創造了100萬輛的佳績。從銷量結構上看,除了博越等SUV車型,吉利旗下的遠景、帝豪和高端品牌領克均創造了不俗的業績。正是得益于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和豐富的產品組合,在整體市場下行的大環境,吉利創造了優秀的業績。而聚焦于SUV市場的長城受制于核心車型H6銷量的下滑,前8個月總計銷量589945臺,同比下滑2.24%。
從2017年開始,不少自主品牌就開始有意識的單純依靠SUV帶來的風險,并加快轎車產品出新力度,試圖重返轎車市場。但是隨著市場趨近于飽和,企業間的競爭加劇,以及合資企業產品線的不斷下壓,那些并未成功的車型顯然還要拿出更多的誠意來。
新千年開始的轎車熱到2010年左右開始的SUV以及隨后幾年的MPV,車市走過了烈火烹油的高速發展期,正迎來穩步增長的平緩期。一大批自主品牌抓住了不同細分市場爆發帶來的紅利迅速成長起來,而隨著增速放緩以及市場逐步扁平化的發展趨勢,汽車企業的競爭力也將從之前的產品競爭力過渡到品牌競爭力和體系競爭力。未來2-3年內,自主品牌實力或將進一步分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