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近日比亞迪對外宣布已投入巨資布局半導體材料SiC(碳化硅),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載SiC電控的電動車。預計到2023年,比亞迪旗下的電動車將全面搭載SiC電控。
比亞迪推出IGBT4.0
12月10日,比亞迪在IGBT4.0技術發布會上,對外宣布已投入巨資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并將整合材料(高純碳化硅粉)、單晶、外延、芯片、封裝等SiC基半導體全產業鏈,目的在于降低SiC器件的制造成本,加快其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
同時,比亞迪方面表示公司已經成功研發了SiC MOSFET(汽車功率半導體包括基于硅或碳化硅等材料打造的IGBT或MOSFET等),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載SiC電控的電動車。預計到2023年,比亞迪將在旗下的電動車中,實現SiC基車用功率半導體對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將整車性能在現有基礎上再提升10%。
何為IGBT?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一種大功率的電力電子器件,主要用于變頻器逆變和其他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逆變成頻率可調的交流電,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
據了解,IGBT的成本占整車成本的5%左右。對于電動車而言,IGBT直接控制驅動系統直、交流電的轉換,決定了車輛的扭矩和最大輸出功率等。
實地走訪比亞迪寧波IGBT生產車間,新浪財經得知目前比亞迪IGBT模塊生產周期為45天,產能為每月5萬。據比亞迪第六事業部總經理陳剛介紹,公司目前在此領域已投入超過億元,于2019年6月擴張產能至10萬每月。
日前比亞迪推出的IGBT4.0產品,整體功耗將同比降低約20%,電流輸出能力提升15%。具體應用領域包括汽車牽引動力驅動、車用空調變頻與制熱、汽車轉向助力系統和工業感應加熱電器、電焊機及變頻器等。
事實上,比亞迪早在2005年就在此領域進行布局。當時比亞迪組建IGBT研發團隊,正式進軍IGBT領域。2008年10月,比亞迪收購寧波中緯半導體晶圓廠。而后一年,比亞迪IGBT芯片通過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子分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目前,比亞迪擁有IGBT完整產業鏈,包含IGBT芯片設計和制造、模組設計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測試應用平臺、電源及電控等。
IGBT市場前景大 但仍待實現產業化
電器工業協會電力電子分會秘書長蔚紅旗在會上表示,半導體作為新一代功率器件,覆蓋領域包括微電子、新能源車、高鐵以及輸電領域等。而其最大的需求市場其實是在,因此他強調這個板塊必須做到自主研發。
但IGBT行業自身因技術難、投資大導致準入門檻高,被業內稱為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珠穆拉瑪峰”也并非人人能攀。
根據世界三大電子元器件分銷商之一富昌電子(Future Electronics LTD)的統計:2018年,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IGBT模塊的交貨周期最長達到52周(IGBT的交貨周期正常情況下為8-12周)。而2018至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復合增長率為30%,但同期車規級IGBT產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5.7%(IGBT產業整體同期為8.2% )。
基于此,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全球車規級IGBT市場的供應將愈加緊張。而目前我國還存在IGBT的發展嚴重滯后,中高端IGBT產能嚴重不足,長期依賴國際巨頭等問題。
自主化和產業化顯然都成為了IBGT行業發展前景方向。對于IGBT未來產業化的發展,比亞迪第六事業部產品總監楊欽耀認為還需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是注重應用端的拉動;第二是人才方面的培養;第三則是產品生產要實現標準化。
回歸至比亞迪自身,楊欽耀表示公司從整車應用角度給了(研發)很多期望。例如模塊控制器如何做到體積更輕、更小而效率更高。同時,他表示IGBT未來仍有很大的應用市場,比亞迪也會繼續發布新產品,充分挖掘潛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