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中暑、熱到生病算工傷嗎?北京朝陽法院:搜集證明材料、提請工傷認定是關鍵

導讀 原標題:工作時中暑、熱到生病算工傷嗎?北京朝陽法院:搜集證明材料、提請工傷認定是關鍵▲創意配圖 據圖蟲創意紅星新聞記者|楊雨奇責編...

原標題:工作時中暑、熱到生病算工傷嗎?北京朝陽法院:搜集證明材料、提請工傷認定是關鍵

▲創意配圖 據圖蟲創意

紅星新聞記者|楊雨奇

責編|官莉 編輯|郭莊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席卷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多地高溫紀錄被刷新。近期,全國多地也相繼開啟“火爐”模式。高溫之下,北京一導游此前就因帶團時中暑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情況。

那么,高溫下的勞動者若出現中暑或傷亡情況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就此,北京朝陽法院結合有關案例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席卷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多地高溫紀錄被刷新。近期,全國多地也相繼開啟“火爐”模式。高溫之下,北京一導游此前就因帶團時中暑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情況。

那么,高溫下的勞動者若出現中暑或傷亡情況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就此,北京朝陽法院結合有關案例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工作致中暑算工傷嗎?

法院: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者在工作中若有中暑癥狀,應及時就醫,注意收集職業性中暑的診斷證明材料,在法定時間內向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在北京朝陽法院看來,搜集中暑證明材料并提請工傷認定,是勞動者高溫工作維護自身權益最重要的一環。

北京朝陽法院以一項實際案例證明了上述操作的必要性。據介紹,此前在蘇州一家家具公司工作的勞動者姜某,工作中由于接觸熱源,姜某暈倒在車間外水池邊,后被送往醫院治療。經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蘇州市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鑒定為職業性重癥中暑(熱射病)。

此后,當地區人社局認定姜某職業性重癥中暑(熱射病)屬于工傷,江蘇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傷殘等級為三級。同時,由于該公司未為姜某繳納社保,經仲裁裁決該公司應支付姜某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

但對于姜某的訴求,其所在公司并不認同,于是將姜某訴至法院。后經法院經審理認為,姜某所受傷害為職業病,已被江蘇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工傷,應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未為姜某繳納社會保險,故姜某應享有的工傷保險待遇由公司承擔。

北京朝陽法院分析指出,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患職業病的,應當認定為工傷。201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社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也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上述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

▲創意配圖 據圖蟲創意

工作時熱到生病算工傷嗎?

法院:未及時送醫就診或未取得職業病診斷鑒定書,或致工傷認定受阻

2019年8月9日22時許,安徽某公司職工汪某在工作時突感身體不適,后被送往村鎮中心衛生院診治,經初步診斷為中暑,因在衛生院就診時病情有所好轉,故在征得醫生同意后回家觀察。但回家當晚,汪某便再次出現身體不適,其家人撥打了120請求救援。后經120搶救無效后,汪某于2019年8月10日凌晨1時左右死亡。

對于汪某的遭遇,當地人社局作出了不予認定為工傷的決定,但汪某所在公司不服遂訴至法院。后經法院經審理認為,基于現有的縣級醫療水平和就診慣例,汪某在醫生作出相應診療判斷后,遵醫囑回家休息,符合情理,亦符合目前醫療狀態下的診療方式。由于中暑這種疾病的不確定性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宜認定為工傷,最終判決撤銷被訴不予認定工傷決定。

結合上述案例,北京朝陽法院提醒,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中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勞動者應當充分注意到,視同工傷包括兩種情形“突發疾病死亡”和“突發疾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因此,在申請工傷認定時,勞動者需初步證明中暑因勞動引起,如提供醫療機構作出的職業病診斷意見書等證明材料。如未及時送醫就診,未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可能導致工傷認定申請遭受障礙。

用人單位未采取防暑降溫措施擔責嗎?

法院:未依法提供防暑降溫措施致勞動者傷亡,企業將承擔相應責任

受雇于一家紡織公司從事紡織車間機械維修工作的張某,在工作期間出現了惡心、嘔吐、昏厥等癥狀,后被醫院診斷為腦內出血、腦疝、高血壓病、胸腔積液等。經查,事發當天車間溫度超過40℃,當地司法鑒定所出具意見書認為張某工作時,發生腦出血與所在車間高溫環境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就此,張某將所在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公司賠償因違法高溫作業導致其所受到的人身損害。一審法院認為,張某所在紡織公司未能提供充分保護工人的生產環境,故應承擔相應責任。

北京朝陽法院分析指出,根據我國《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紅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近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也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用人單位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強調用人單位改善作業場所環境和條件,開展防暑降溫、中暑急救等知識培訓,切實保障勞動身心健康。

北京朝陽法院提醒,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等措施。如因未依法提供防暑降溫措施導致勞動者傷亡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END——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