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退出演藝界多年的臺灣資深藝人劉家昌,日前突然在社交媒體發文痛批他的山東老鄉曹興誠,在島內引發熱議。今年以來,曹某人由藍轉綠,徹底投靠民進黨,引發輿論痛批,連早已退隱不問世事的劉家昌都看不下去了。
劉家昌1943年出生,年長曹興誠四歲,他們都是山東人。所不同的是,劉家昌在童年時代移居韓國仁川,1961年以僑生身份就讀臺灣省政治大學政治系;曹興誠則是1949年隨父母來到臺灣,高中畢業后進入臺灣大學電機系、新竹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深造。對于外省子弟來講,上世紀60年代能進島內一流名校就讀,不管是從家境還是個人文化素質來講,都是社會上的翹楚。
劉家昌(資料圖)
只不過劉家昌政大才上兩年就輟學了,專職進行歌曲的創作和演唱工作;1968年,他為瓊瑤的電影《月滿西樓》作曲,兩年后又以一曲《往事只能回味》,創下唱片界百萬銷售紀錄。
劉家昌被稱為“鬼才”,因為他屬于全能型人才,不僅能作曲能演唱,還能導能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抗日電影盛極一時,其中相當一部分出自劉家昌之手,包括《梅花》、《圣戰千秋》等,而《梅花》的同名主題曲在島內風靡一時,甚至到現在統派舉辦相關活動,與會者還會高唱《梅花》。
與劉家昌迥異,曹興誠一直是走技術路線,他畢業后進入“工研院”電子所任職,后又參與聯華電子的創辦工作,從副總、總經理一直干到董事長,通過一連串的發展與并購后,一度成為世界第二大晶圓代工廠。
上世紀90年代之后,兩人都曾把事業、生活的重心移到大陸;2001年,劉家昌舉家遷往上海定居,還曾在大陸“音樂風云榜”頒獎盛典上獲頒終身成就獎;而曹興誠不僅張羅在大陸設廠,還因為熱愛古玩,跟大陸古玩界、文化界有很多交流。與此同時,曹興誠在島內則被扁當局頻繁打壓,由于官司纏身,他宣布退出聯電,出任榮譽董事長。2011年,曹興誠又選擇入籍新加坡。
曹興誠(資料圖)
十年來,兩人都很低調。劉家昌離開了演藝界,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而曹興誠也漸漸淡出公眾視線,只是偶爾出現在媒體的財經版塊。
沒想到,曹興誠2022年再歸來時,居然以“深綠”、“臺獨”的面目示人,成為綠媒政治版的頭條人物,讓外界大跌眼鏡。這讓劉家昌也看不下去,痛批曹興誠“人格分裂”,拍當權者的馬屁太過頭了,“這次演出太露骨、太幼稚。讓大家看穿了什么叫投機,什么叫邪惡!”
曹興誠鼓吹“抗中”
針對曹興誠高喊“抗中保臺”,劉家昌反擊稱,大陸十四億同胞跟臺灣人連面都沒見過,哪來的仇恨? 炮彈是不長眼的,不分藍綠的,綠的闖的禍,藍的也要承受,這就是臺灣的實際現狀。
劉家昌所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但從曹興誠的回應來看,他一點都聽不進去。
曹興誠憑借自己在政商界的影響力,極力為兩岸關系拱火,其心可誅!正如劉家昌所言,“最可憐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招誰惹誰了,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