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中期國會選舉的時期臨近,民主黨和共和黨可謂是手段齊出。
最近美國總統拜登就在一次為民主黨助選的時候,拋出了一個奇葩的觀點,他說“世界上不那么強大的國家”,需要美國的領導,否則世界將無法正常運行。而“另一群人”(指共和黨)不懂得如何制定外交政策,去領導不強大的那些國家。
其實早在拜登發言的前一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類似的話,他說世界離不開美國的領導,否則就會世界大亂。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拋出還拋出了離開美國“領導”后,世界可能出現的兩個后果。
第一是所謂“普世價值觀”受到沖擊,指美國所謂的“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會被其它價值觀所取代,第二是現有的國際秩序破裂,由于失去美國這個強大的國家鎮壓,世界更加分散和混亂。
坦白說,如果拜登和布林肯說的是真的,那么不管是美國國內的選舉,還是世界其它國家,選美國來當這個“領導”,選民主黨來主政美國,都算的上是大勢所趨了。
可惜的是,拜登所謂的“世界需要美國領導”,不過是一句民主黨中期國會選舉支持率低迷,著急忙慌臨時編造出來的謊言而已,想要戳破這個謊言,都不需要認真思考,只要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知識就夠了。
美國建國至今,不過200多年歷史而已,如果世界真的離不開美國領導,那么200多年前,人類歷史又是怎么向前發展的呢?
更近一點,2年之前,主政美國的還不是民主黨,而是共和黨,那時也沒人說什么世界需要美國領導,反而是美國人自己覺得當“世界警察”太累了,要“美國優先”,難道當時大家的日子都過不下去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眼下世界亂就亂在美國想要“領導世界”上,并非是離開了美國,地球就不能轉了。
從二戰結束以后,先是美國和蘇聯為了爭霸全球,也就是為了爭奪“領導”權,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了大規模的冷戰,數次發起代理人戰爭,甚至數次把人類拉到核大戰的邊緣。
后來蘇聯解體,冷戰終于結束了,美國獨霸全球,開始“領導”世界,結果其為了自己的私利,在中東發起數次戰爭,在歐洲推動北約東擴,直至今天引發俄烏戰爭,在亞洲遏制封鎖中國,試圖維持一家獨大的現狀。
由此可以得知,世界不但不需要美國的“領導”,反而需要美國“閉嘴縮手”,只要他們不在全球范圍內對別人的內政指指點點,不再長臂管轄其它地緣政治的問題,那么世界上現有的麻煩,至少會消失一大半。
當然,拜登和布林肯此舉,其實也未必是想要忽悠其它國家,主要還是為了忽悠美國選民。直白一點來說,雖然在其它國家眼中,美國已經處于明顯的衰退之中了,但是當局者迷,很多美國人自己,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現在民主黨政府的高層,大言不慚拋出所謂“世界離不開美國的領導”這個論調,一方面是為了激發美國人的愛國情懷,讓他們支持民主黨執政,另一方面也是為最近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做鋪墊,修改輿論導向。
俄烏戰爭爆發以后,美國就堅決地支持烏克蘭跟俄羅斯打下去,為此出錢出力,深度卷入其中。
現在俄烏戰爭升級,需要的錢更多了不說,關鍵俄羅斯已經發出核威脅,拜登政府的所作所為,等于平白無故的把美國卷入了一場新的“古巴導彈危機”。
這種行為直接激發了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包括馬斯克這樣的商界領袖,都站出來反對美國繼續介入俄烏戰爭,要求美國推動俄烏和談,盡早結束戰爭。
共和黨人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民主黨的政策,特朗普已經在集會中公開攻擊,拜登可能在把所有人帶入核大戰的毀滅中,說美國應該做的是盡快的結束戰爭。
所有這些輿論,對拜登的執政,和民主黨在這次國會選舉中的支持率,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拜登政府需要找一個理由,來告訴民眾美國為何要支持俄烏戰爭,要冒著核大戰的風險,把自己的錢無償地送給烏克蘭。
現在,他們給出的這個答案,就是世界離不開美國的領導,換而言之,美國支持烏克蘭,也是領導世界的一種方式。
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沒錯,但這個蹩腳的理由,美國人會不會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