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首座跨境鐵路橋通車,往北的鐵路俄不修了,精力放在東部鐵路

導讀東方和西方,到底跟合作最靠譜,俄烏這一仗打下來,讓俄羅斯明白了很多事,直接將未來的政治和經濟重點都放到了東方。如今,俄羅斯不僅加速...

東方和西方,到底跟合作最靠譜,俄烏這一仗打下來,讓俄羅斯明白了很多事,直接將未來的政治和經濟重點都放到了東方。如今,俄羅斯不僅加速修建通往中國,通往東方的能源管道,還暫停了修建往北的鐵路,把精力都放在了建設東部鐵路上。

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宣布,中俄首座橫跨黑龍江的鐵路橋——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大橋日前正式通車,第一列火車從俄羅斯開往了中國,這也是中俄兩國的首座跨境鐵路橋。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指出,這條大橋通車意味著中俄之間開辟了一條新的運輸走廊,消除了一些現有的基礎設施限制。與中俄現有的運輸路線相比,這條路線可以讓貨物運輸到中國北方省份的距離直接縮短 700 多公里。

據稱,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大橋是中俄兩國最大的跨境項目之一。2008年,中俄簽訂了大橋建設協議,大橋全長2.2公里,橋梁過境的最大容量可達每年2000萬噸貨物。需要提到的是,這座鐵路大橋有一個亮點,設置了兩種軌距標準,方便中俄兩國列車都可以通行,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鐵路線運力增加了 1.5 倍。

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大橋開始運行,不僅將進一步促進中俄之間的貿易往來,同時還加強了俄羅斯與其他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聯系。這將加快俄羅斯“向東轉”的速度。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在經濟上就越來越依賴中國。芬蘭銀行研究指出,俄羅斯現在已成為繼朝鮮之后,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雖然中國近年來一直都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貿易合作伙伴,但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中國商品僅占俄羅斯商品進口量的四分之一,但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從中國進口份額就在此基礎上不斷上升,到今年11月,中國產品在俄羅斯進口中的份額已經上升至 40%。

另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前10個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33%,達1539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正如芬蘭銀行轉型經濟研究所所長說的那樣,這種現象還將持續,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還將繼續增加。而這正是俄羅斯轉向亞洲路上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俄羅斯以前對西方抱有幻想,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但俄烏一仗打下來,算是讓俄羅斯徹底看清了西方國家的嘴臉,堅定了“向東轉”的決心。就在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大橋通車背景下,為了盡快完成轉向亞洲的策略,俄羅斯決定暫停北部的鐵路項目,把精力都放在東部鐵路建設上。

近日,俄羅斯副總理馬拉特?胡斯努林宣布,暫停北部緯度鐵路(NLRT)項目。據悉,北部緯度路線主要用于運輸凝析油和石油等貨物,計劃運輸量達到每年2390萬噸的水平。但由于俄烏沖突,俄羅斯跟歐洲之間鬧僵了,雙方之間的能源供應鏈中斷了,所以俄方選擇先不修北部緯度這條鐵路了,而是將重點放在東方鐵路建設上,正如俄羅斯將經濟合作重點轉向東方一樣。

無論是能源,還是其他貨物進出口上,可以說俄羅斯都在采取切實措施將進出口流量從西向東調整。不但加速修建通往東方的鐵路,通往中國,通往亞洲的能源管道也在加速修建中。按照俄羅斯方面給出的信息,從俄羅斯跨越蒙古到中國的“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的設計工作,將在明年結束,該管道預計年輸送量可達500億立方米。

這里需要提到的是,早在2019年,“東方聯盟”輸氣管道就已經被提出,但由于俄羅斯當時出售能源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歐洲,而不是中國和亞洲身上,所以這條管道三年過去了,依舊遲遲沒有動工。如今,俄烏沖突不光讓俄羅斯能源暫時失去了歐洲市場,更讓俄羅斯看到跟中國,跟亞洲進行能源交易,比跟西方做交易得到的甜頭更多,也更可信,更靠譜。為此,俄羅斯決定加速修建這條通往中國的輸氣管道。

顯然,俄羅斯轉向亞洲,不管是對俄羅斯自己,還是對我們中國以及整個亞洲而言,這都是一件好事。俄羅斯加強跟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合作,對雙方的經濟發展都將起到快速推動作用,同時還將推動世界多極化的形成。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