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松記者:烏軍向平民發射子母彈,現場慘不忍睹造成4死13傷

導讀據觀察者網報道,俄媒披露,烏軍在赫爾松地區發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12發炮彈被俄防空系統攔截11發,剩余1發落在安東諾夫大橋附近。美制海...

據觀察者網報道,俄媒披露,烏軍在赫爾松地區發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12發炮彈被俄防空系統攔截11發,剩余1發落在安東諾夫大橋附近。美制海馬斯多管火箭炮作為子母彈性質的集束式火箭彈,炮彈爆炸后會產生大量碎片向四周幅散以擴大殺傷效果,一發海馬斯火箭彈落在安東諾夫大橋區域后造成2名記者在內4人死亡,13人在爆炸中受傷,傷者中包括兒童。俄媒指出,制片人克洛科夫在該起襲擊中遇害,克洛科夫曾在俄多家主流媒體供職,10月初剛剛抵達赫爾松當地電視臺進行協助。在襲擊中受傷的記者盧戈夫斯卡婭緊急受醫救治后在視頻中展示了從她身體中取出的彈片,盧戈夫斯卡婭稱襲擊時她與媒體同行們正乘車準備過橋,四散的彈片擊中了她,幸好有同事把她從車中救出。當時大橋上也沒有俄軍,有的只是等待撤離的赫爾松民眾。

俄外交部就此事指出,烏軍的襲擊目標針對的是赫爾松的平民撤離通道。俄調查委員會表示“烏民族主義者”以集束彈藥對平民進行攻擊,這是赤裸的仇恨行徑,俄將就此進行刑事調查。俄駐聯合國代表團同時在聯大對這一事件發出譴責,要求聯合國就該起對平民及記者襲擊事件做出反應。

赫爾松安東諾夫大橋遭烏軍火箭彈襲擊并造成平民及記者傷亡事件是俄烏沖突形勢激化的一個縮影,北溪管線被炸、克里米亞大橋恐襲案及隨后的俄對烏各關鍵能源設施進行大范圍打擊事件的接連發生,使得俄烏間的軍事行動愈加向不可控方向發展。

當下俄烏雙方正在赫爾松展開激戰,西方軍火的支持下烏軍呈攻勢,俄軍則一定程度上面臨著赫爾松失守的風險,從地緣上看,赫爾松是克里米亞半島的前沿區域,俄軍對赫爾松市如失去掌控,則無疑將在南部方向陷入軍事被動局面,此前俄國防部曾指出,烏軍一個坦克營在內的三個營兵力在突破俄防線后在俄坦克預備隊及伏擊兵力面前潰散。而目前來看,這一消息之后,俄烏雙方在赫爾松的決勝時間,尚未到來。

當下赫爾松地區在內,俄控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四地均已是戰時狀態,當地軍事系統在做出調整以服務于俄軍的對烏作戰,與赫爾松的戰時狀態相應的,則是赫爾松當地民眾向縱深區域的撤離,俄媒稱,預計一周時間中赫爾松將撤離6萬民眾,當下撤離人數約為1.5萬人。

俄軍如無法在赫爾松外圍防線阻住烏軍突進勢頭,雙方交戰區域勢必將延伸到赫爾松市區,這時如仍有平民在市區中,則赫爾松戰事很可能因挾持平民等原因陷入“糜爛”狀態。

當下俄部分動員令征調工作在接近收尾階段,但新兵產生戰斗力所需的培訓需要時間,這使得在俄烏交鋒線上,俄軍仍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哈爾科夫方向烏軍反擊推進到頓涅茨克后雙方暫時對峙,而赫爾松方向的戰場形勢仍然焦灼未定。平民撤離完成后俄軍或可放開手腳與進攻烏軍展開城市戰,并給俄軍以更大的軍事戰術選擇空間。而烏軍對赫爾松平民撤離通道的打擊無疑在影響赫爾松平民撤離進程,這在給赫爾松方向的俄烏沖突增加新的戰場變數和人道主義危機變數。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