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航班搜索熱度猛增一倍!大幅增班票價回落,國際航運尋突破

導讀 (王瀟雨 攝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盡管目前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中國出入境仍受到較為嚴...

(王瀟雨 攝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盡管目前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中國出入境仍受到較為嚴格的管控,但在即將開始的冬春新航季,國際航線已經開始逐漸走出此前兩年多時間里幾乎維持在極為低限度運行的狀態,航班量同比呈幾何增長。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10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今年冬春航季,共有127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104573班客貨運航班(1個起降計1班,下同)。而這其中就包括國內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運航班840班,同比2021/22冬春航季增長105.9%。

“天路”漸寬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國際航線開始重新恢復運營,使得中國在疫情以來與國際間的航空客運連接終于能夠呈現出積極狀態。

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內地主要樞紐機場從今年開始都已經逐漸重新開通更多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洲際航線,這也是此前兩年里未曾出現過的狀況。

10月26日,香港航空宣布將于11月8日起恢復每周二來往香港與北京的航班,北京也成為香港航空復航華北地區的首個城市,也是繼重慶、成都、杭州、南京和上海浦東后,第六個營運中的內地航點。

香港特區從9月26日起取消抵港旅客強制性酒店檢疫安排,以及實行“0+3”入境檢疫等措施對航空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這也使得香港本地的航空公司開始大規模重啟業務,短時間內積極恢復及增開新航線。

按照香港航空方面介紹,其目前已恢復的航點包括中國臺北、首爾、河內、曼谷、馬尼拉、東京、大阪、札幌、沖繩。

這也和中國內地從去年開始陸續放寬對入境旅客在檢驗檢疫以及隔離等措施之后,國際航班量開始增加,入境旅客量回升有相似之處。今年5月底,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有序增加國際客運航班數量”。6月27日,國務院發布新的防控方案,將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8月份對國際定期客運航班熔斷措施進行了優化調整。入境隔離時間的縮短,為有國際往來需求的乘客降低了出行難度和成本。

這一系列變化都對國際航線的恢復起到了較為明顯的作用,按照民航數據分析平臺飛常準發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國際地區航班量開始了持續的上升趨勢,6月至10月(截止10月16日)的日均國際地區航班量持續保持環比增長,這也是疫情以來首次出現能夠持續達到半年的增長勢頭。2022年5月至10月(截止10月16日)國內航班月度的日均國際地區航班量保持增長,6至9月的環比增長分別是16%、17%、24%、24%。同比2021年下降幅度也不斷減少,10月日均航班量同比已從5月的79%縮小至22%。

在10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三季度,隨著國際客運航班有序恢復,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回升明顯,三季度共完成53.7萬人次,較二季度增長73.3%,較去年同期增長36.3%。

此外,國際航線的變化還與經濟形勢的變化息息相關。10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提到,要加強投資服務,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明確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高管、技術人員及其家屬出入境。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明確標準和流程,為外籍人員來華提供便利。

這實際上也為國際航線進入恢復期定調,雖然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處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基本原則指導之下,但對于民航業而言走出疫情以來那種“隔離”局面,更多開始恢復與國際間的航空運輸交往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票價趨向正常

近日來,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恢復并加密多條國際航線,總量較換季前增加1倍,航點涉及亞洲、歐洲、美洲。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10月以來,國際、港澳臺航班搜索量環比上漲九成。

自9月26日香港實施“0+3”入境政策以來,由香港入境的旅客占比,從9月的15%左右,增至10月的40%。截至10月25日,從香港飛往內地的機票預訂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1倍。香港飛往內地機票平均支付價格,環比上月下降20%,低至3000以下。

從機票價格來看,去哪兒平臺國際航班機票平均支付價格自9月以來波動式下降,10月25日環比9月同期降低二成。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若新增國際、港澳臺航班飛滿,則航班量接近2019年的20%。”

10月25日,同程旅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同程旅行平臺入境機票搜索量環比9月上漲63%,預訂量環比9月上漲28%,平均出票價格環比下降三成。其中,馬德里至北京的機票價格環比下降80%,馬尼拉至武漢和廈門的機票價格分別下降78%和73%。此外,由曼谷、金邊、新加坡、胡志明市等城市入境的多條航線,機票價格降幅超過50%。

入境承載力是計劃內國際航班能否執飛的關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入境人員需執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因此,國際航班實際執飛數量,取決于飛機座位供給與隔離酒店供給兩者最小值。去哪兒了解到,青島航空與青島政府達成合作,增設隔離酒店,飛往青島的國際航班即可增加。

“自6月以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下,民航局與部分國家商談,逐步、穩妥增加定期國際客運航班,滿足人員往來需要。隨著國際相關往來逐步增加,國際航班數量有望逐步恢復。”蘭翔說。

國際航班的增加及促外資擴增量政策的疊加,近期入境商旅需求也隨之增長。攜程商旅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0月以來的入境商旅訂單量環比9月同期增長近20%。其中,貿易與制造業入境訂單量增長超過3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為23%。

此前,由于國際航班大面積取消,導致回國機票價格一路高企,令有出行需求的人們望而卻步。不過,進入10月以來,隨著國際航線的恢復,大部分國際航線的機票價格已經回落至正常的價格區間。根據同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歐洲各大主要城市到中國的機票價格基本回到1萬至2萬元之間,部分航線降至1萬元以內。東亞、東南亞各主要城市到中國的航線中,有不少1萬元以下的機票可以供用戶選擇,其中,日本于10月11日宣布放開入境限制后,東京至上海的經濟艙機票價格回落到了5000-8000元價格區間內,目前在10月至12月期間仍有較多余票。

同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明陽介紹,近期國際航線的增加,為回國旅客提供了更多選擇,航班熔斷的減少也讓旅客可以更明確地制定出行計劃,減少被迫變更行程的可能。隨著國際航線供給量增大,國際機票價格將逐步穩定在較為合理的區間,旅客出行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從10月份整體入境航班來看,攜程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10月入境航班搜索熱度對比去年同時段提升133%,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四成,同比增長96%。機票單程含稅均價8030元,環比9月同期降低28%,機票價格環比降幅最高航線TOP5為:金邊-廣州、曼谷-昆明、首爾-武漢、香港-南京、曼谷-廣州。

今年以來,多個利好國際商務人員來華的政策密集發布。今年8月,“憑有效APEC商務卡無需重辦簽證即可入境”的政策發布7日后,8月31日零時起,第九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以下簡稱“第九版健康申明卡”)正式啟用。攜程平臺數據顯示,第九版健康申明卡正式啟用后到中秋假期首日(9月10日),入境航班預訂量相比上年同期增長超1倍,相比上月同期增長超三成。

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對于促進服務貿易,講好中國故事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商務部10月份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5426.6億元,增長7.1%。

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認為,便利國際商務人員來華的利好政策密集釋放,是在政策層面為擴大對外開放,以及更廣泛的人員跨境流動進行的一系列積極準備。國際商務人員在華流動性的釋放,不僅利好國際商貿,也將為開放入境旅游積累寶貴經驗。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