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周俊 記者 劉偉娟)11月25日9:00,在江蘇宿遷市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施工現場,一塊總重91噸的預制箱梁被提起來后,穩穩地架設在兩個橋梁上。這是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2.0版智能裝配造橋機(以下簡稱2.0版造橋機)的首秀。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如同搭積木的一幕由一名操作員遠程遙控全自動化完成。
△發布會現場
當天,宿遷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盧勇、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項目辦負責人張愛軍、中建八局總工程師亓立剛出席2.0版造橋機正式運行發布會。宿遷市交通運輸局、蘇交科、江蘇潤通、中建八局等相關負責人參加。
2.0版造橋機是在1.0版基礎上,歷時一年升級改造完成。現場,一段視頻向大家全方位展示了2.0版造橋機的特點。與1.0版相比,2.0版造橋機力氣更大,定位更精準,還能識別語音指令。
△造橋機
據施工方中建八局三公司介紹,1.0版的額定起重量是200噸,2.0版的可一次提起270噸的重量;1.0版的定位精度正負2厘米,而2.0版的在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和雙目識別定位系統的加持下,定位誤差縮小在正負5毫米。而且,2.0版的還能“聽懂”語音指令。即操作人員可通過視頻顯示功能獲知架橋機動態,并通過語言控制造橋機進行吊裝作業,大大降低設備的操作難度。
發布會現場,2.0版造橋機進行首秀,短短半小時內,就完成了一塊91噸重預制箱梁的架設。這一過程中,沒有施工人員目測、檢查的身影,只有一名操作員站在造橋機旁,遠程操控手中的特制遙控器,指揮著這一過程。
據施工方中建八局三公司介紹,沒有造橋機時,一天可以架設7片預制箱梁,需要七八名施工人員合力完成;有了2.0版造橋機,一天可以完成14片預制箱梁的架設,僅需一兩名操作人員就行。
△整體俯視
2.0版造橋機根據公路橋機施工特點和結構形式,可在9個方面進行針對性把控,構成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護體系。與同類型橋機相比,施工作業每百公里,安全管理成本可降低36.5%。同時,造橋機搭載的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可實現預制構件自動化吊裝控制,將參數自動捕捉到設備控制終端,根據科學算法,生成移動指令,迅速完成吊裝作業,可將安裝工序效率提升20%以上。
2.0版造橋機還取得了多方面的創新突破。比如在結構設計上,腿更長了。2.0版的裝備前支腿伸縮行程達10米及以上,可以通過前方既有橋墩和既有線路障礙,操作更加靈活,另外主梁上的部分構件采用坦克鏈式驅動,運行更精準,爬坡能力更強。又比如在材料方面,中建八局通過正交實驗及骨料緊密堆積工藝,實現灌漿料強度新突破,可讓造橋機做到一跨主體結構安裝后,迅速進入下一跨作業位置。
△正式運行
目前,2.0版造橋機得到了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的高度認可。鹽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作為江蘇省高速公路網 “十五射六縱十橫”中“橫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在新技術的運用推廣下,進一步加快建設,助力區域經濟穩步發展。
中建八局總工程師亓立剛表示,中建八局遵循國家交通強國戰略,承接中建集團交通強國戰略試點任務。2.0版造橋機是集智能化、數字化、裝配化于一體的大型市政橋梁施工設備,再次在中國裝配式橋梁建造領域取得突破。它的投產應用大幅提高了中建八局基礎設施項目施工自動化程度,也為“高效建造、完美履約”做好了技術支撐。中建八局將奮力開創科技革新的新局面,為服務國家戰略貢獻科技力量。
(通訊員供圖 編輯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