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搞明白“粗心”是怎么回事,我刷了2000道題

導讀 原標題:為了搞明白“粗心”是怎么回事,我刷了2000道題什么是“粗心”? 1. 粗心究竟是不是態度的問題?2. 通過怎樣的方法,可以改善粗...

原標題:為了搞明白“粗心”是怎么回事,我刷了2000道題

什么是“粗心”?

1. 粗心究竟是不是態度的問題?

2. 通過怎樣的方法,可以改善粗心的毛病?

關于粗心的試驗

策略1

不專注,口算

策略2

專注,口算,速算

策略3

專注,口算,慢算

策略4

專注,豎式筆算,慢算

策略5

高考應試策略

0. 考試之前做些計算題, 提前練筆;

1.絕不要用口算(時間節約有限、但出錯概率大大提升);

2.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每個字,圈出重點和陷阱);

3.解題完整性(將一道題完整解答完畢(包括心態上),再轉向下一題);

4.源頭核查(抄寫條件或答案,落筆的同時一定要核查是否與源頭一致);

5.核算意識(寫下任何一個答案時,逆向核查答案的合理性(重要的題筆算核查));

6.書寫一定清晰工整,包括演草紙上的演算過程;

7.提前審查整個試卷,按照自己的節奏解答,絕不慌張;等等... ...

怎樣徹底解決粗心問題?

1. 專心

2. 知識點非常牢固且熟練

3. 適當放慢速度

4. 學習應試技巧

0、考試之前做些計算題,提前練筆;

1、絕不要用口算(時間節約有限、但出錯概率大大提升);

2、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每個字,圈出重點和陷阱);

3、解題完整性(將一道題完整解答完畢(包括心態上),再轉向下一題);

4、源頭核查(抄寫條件或答案,落筆的同時一定要核查是否與源頭一致);

5、核算意識(寫下任何一個答案時,逆向核查答案的合理性(重要的題筆算核查));

6、書寫一定清晰工整,包括演草紙上的演算過程;

7、提前審查整個試卷,按照自己的節奏解答,絕不慌張;等等... ...

結果反思

事實上,想要解決粗心的問題,給孩子精神上壓力是下策。他們非但很難因為緊張而變得細心起來,反而會因此討厭學習、害怕考試。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技術上的指導。應該如何書寫?如何審題?出題人常用哪些陷阱?如何使用演草紙?如何筆算驗算?...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而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習慣,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低于課本內容本身。

可惜的是,好像并有人認識到這一點。或者說,大人們太懶惰了,他們不愿去深究粗心表面的深層原因,只愿意在訓斥孩子方面投入點表面功夫,根本不顧有沒有效果。

考試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斷發現問題、彌補問題、始終保持進步的姿態。倘若能夠形成這種良性循環,孩子并不會因為一兩次考試的失誤就變成一個差生。相反,更多的所謂“差生”,其根源可能恰恰在于家長充滿好意卻缺乏理智的焦慮。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