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粗心”?
1. 粗心究竟是不是態度的問題?
2. 通過怎樣的方法,可以改善粗心的毛病?
關于粗心的試驗
策略1
不專注,口算
策略2
專注,口算,速算
策略3
專注,口算,慢算
策略4
專注,豎式筆算,慢算
策略5
高考應試策略
0. 考試之前做些計算題, 提前練筆;
1.絕不要用口算(時間節約有限、但出錯概率大大提升);
2.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每個字,圈出重點和陷阱);
3.解題完整性(將一道題完整解答完畢(包括心態上),再轉向下一題);
4.源頭核查(抄寫條件或答案,落筆的同時一定要核查是否與源頭一致);
5.核算意識(寫下任何一個答案時,逆向核查答案的合理性(重要的題筆算核查));
6.書寫一定清晰工整,包括演草紙上的演算過程;
7.提前審查整個試卷,按照自己的節奏解答,絕不慌張;等等... ...
怎樣徹底解決粗心問題?
1. 專心
2. 知識點非常牢固且熟練
3. 適當放慢速度
4. 學習應試技巧
0、考試之前做些計算題,提前練筆;
1、絕不要用口算(時間節約有限、但出錯概率大大提升);
2、審題方法(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每個字,圈出重點和陷阱);
3、解題完整性(將一道題完整解答完畢(包括心態上),再轉向下一題);
4、源頭核查(抄寫條件或答案,落筆的同時一定要核查是否與源頭一致);
5、核算意識(寫下任何一個答案時,逆向核查答案的合理性(重要的題筆算核查));
6、書寫一定清晰工整,包括演草紙上的演算過程;
7、提前審查整個試卷,按照自己的節奏解答,絕不慌張;等等... ...
結果反思
”
事實上,想要解決粗心的問題,給孩子精神上壓力是下策。他們非但很難因為緊張而變得細心起來,反而會因此討厭學習、害怕考試。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技術上的指導。應該如何書寫?如何審題?出題人常用哪些陷阱?如何使用演草紙?如何筆算驗算?...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而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習慣,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低于課本內容本身。
可惜的是,好像并有人認識到這一點。或者說,大人們太懶惰了,他們不愿去深究粗心表面的深層原因,只愿意在訓斥孩子方面投入點表面功夫,根本不顧有沒有效果。
考試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斷發現問題、彌補問題、始終保持進步的姿態。倘若能夠形成這種良性循環,孩子并不會因為一兩次考試的失誤就變成一個差生。相反,更多的所謂“差生”,其根源可能恰恰在于家長充滿好意卻缺乏理智的焦慮。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