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十一月十二日,俄新社報道稱,正在柬埔寨準備參加東盟峰會的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表示,他正在考慮與俄羅斯外交部長舉行會面的可能性,不過希望俄羅斯主動提出會面建議,然而截至目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未提出愿與庫列巴會晤。據介紹,十二日早些時候,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抵達柬埔寨金邊,參加第十七屆東亞峰會。目前拉夫羅夫尚未對庫列巴的這一邀請做出任何回應,兩國外長是否會在金邊會晤仍不得而知。不過庫列巴主動提出考慮與俄羅斯外長會晤的可能性一事,似乎可以說明一些問題,那就是烏克蘭政府對與俄羅斯談判一事的態度可能出現了松動。
庫列巴
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里,烏軍奪回了哈爾科夫州的大片領土,收復了伊久姆、紅利曼等多所重要城市,因此烏克蘭政府士氣空前高漲,總統澤連斯基甚至頒布命令,只要普京仍然是俄羅斯總統,烏克蘭就拒絕與俄羅斯談判。然而在過去的一個月里,烏克蘭方面的局勢開始急轉直下,首先俄羅斯開始對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展開了密集地空襲,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摧毀了烏克蘭近半數的發電站,致使各大城市每天停電數小時。其次,烏軍發現反擊作戰的效果并不明顯,在哈爾科夫反擊戰后,烏軍試圖趁勝追擊,但不論是在盧甘斯克、扎波羅熱,還是在赫爾松,烏軍都難以突破俄軍防線。在十一日俄軍主動撤出赫爾松西部地區之前,烏軍一直未取得值得一提的進展。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赫爾松方向,莫斯科時間11月11日早5點,俄軍向第聶伯河左岸轉移完畢。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說:“在赫爾松方向,莫斯科時間11月11日早5點,俄軍各部向第聶伯河左岸轉移完畢。俄軍沒有將一件軍事裝備和武器拋棄在右岸。全部官兵已經轉移到第聶伯河左岸。俄軍各部已經進駐到預設防線和陣地“。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各部在向第聶伯河左岸轉移期間沒有出現人員、武器、軍事裝備和物資方面的損失。
但是促使烏克蘭改變態度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美國逐步改變了對俄烏沖突的政策。目前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已經初步出爐,共和黨毫不意外地奪取了眾議院的控制權,而共和黨已經多次表示,一旦控制國會就會暫緩乃至停止援烏。另據美媒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曾私下勸說澤連斯基收回不與俄羅斯談判的言論,否則可能會讓其他國家認為烏克蘭過于強勢,因此對烏克蘭失去同情。日前,《紐約時報》又披露,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上將曾在美國政府內部會議上多次提出,烏克蘭應當盡快和俄羅斯談判,以鞏固其在戰場上取得的優勢。
扎波羅熱州行政機構總委員會成員弗拉基米爾·羅戈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烏克蘭正在扎波羅熱方向加強兵力。
這三件事或許意味著美國政府對烏態度即將轉向,目前烏軍武器裝備損失極大,蘇聯留下的裝備基本已經消耗殆盡,只能依賴西方援助的武器作戰。一旦美國減緩乃至停止援烏,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勢必快速跟進。到那時,俄軍若展開反擊,缺乏武器裝備補給的烏軍勢必無法阻擋,過去幾個月里奪回的領土,大概率會得而復失。同時烏克蘭的人力資源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早在上月月底,烏克蘭政府就發動了第十次動員令,這次動員范圍包括十八至六十歲的全體男性公民,不管此人從事何種職業,都可能會被送上戰場。更有未經證實的傳聞稱烏克蘭政府正在醞釀第十一次動員,計劃將未成年人和婦女送上戰場。若沖突繼續進行下去,烏克蘭無論如何都將會遭受重創。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外交部長的庫列巴,主動提出愿與俄羅斯外長會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稱,俄羅斯正獨自與北約和西方世界作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曾提出愿與俄方談判,但卻為談判開出了五點條件,包括俄軍全面撤出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俄羅斯向烏克蘭賠款;俄羅斯懲辦以參加俄烏沖突的軍事人員、俄羅斯國防部官員為主要構成的“戰犯”等。這樣的條件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以至于有網友戲稱,單看談判條件還以為烏軍打到了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此評價稱,俄羅斯一直愿意談判,但是烏克蘭開出的談判條件顯然缺乏誠意。如今庫列巴就算和拉夫羅夫會晤,也不能排除其提出這些離譜條件的可能性,畢竟庫列巴還相當傲慢地表示,只有拉夫羅夫主動提出請求,他才會考慮和拉夫羅夫會晤的可能性。因此,俄烏雙方距離展開切實可行的談判,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但航天君對于談判的態度是一貫的,兩國越早展開談判,就能越早結束戰爭帶來的創傷。尤其是對烏克蘭來說,目前可能是其最佳的、也是最后的談判時機了,一旦錯過,就要等俄軍下一階段的軍事行動結束,才能重啟談判了。而那時,俄方開出的談判條件勢必會比如今苛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