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將代表軍方表態!是否推動俄烏談判,美國內部出現重大分歧

導讀在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一直在對俄烏沖突火上澆油,不但一直為烏軍提供武器裝備,還多次為俄烏談判潑冷水,從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到白宮國...

在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一直在對俄烏沖突火上澆油,不但一直為烏軍提供武器裝備,還多次為俄烏談判潑冷水,從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到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都曾聲稱,如果俄軍不從烏克蘭的領土徹底退出,俄烏雙方就不具備談判條件。美國政壇上甚至一度掀起了這樣一股政治風氣:誰主張俄烏雙方盡快談判,誰就“通俄”。不過近期美國的政治氛圍發生了明顯變化,放緩乃至停止援烏已經成為了政府的可選項,而是否敦促烏克蘭盡快和俄羅斯談判一事,也在美國政府高層的考慮范疇之內。近日,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馬克·米利便代表軍方,敦促烏克蘭盡快與俄羅斯和談。

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稱,俄羅斯正獨自與北約和西方世界作戰。任何與過去的相似之處都不對,除了我們知道如何消滅敵人這一點。

當地時間十一月十日,《紐約時報》報道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稱,近期美國軍政要員舉行了一場內部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可·米利在會上稱,經過秋季反擊,烏克蘭已經得到了相當的進展,現在烏克蘭應當見好就收,在談判桌上鞏固其在秋季反擊中取得的成果。《紐約時報》稱,有白宮的秘書官表示,過去幾周內馬克·米利多次在內部會議上呼吁美國政府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以相對現實的條件進行和談。米利認為,俄軍已經在其控制區構筑了大量堅固的防線,而且隨著俄軍撤回第聶伯河東岸,可以沿河布置防御,烏軍將更加難以有進展。米利還以第一次世界大戰舉例,稱歐洲各國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戰壕戰,付出了上千萬人傷亡的代價,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他希望以此來說服拜登和其他美國政府的要員。

美國常駐北約代表朱利安·史密斯在接受意大利《晚郵報》采訪時稱,美國希望在未來開始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但認為應該由基輔決定談判條件。她稱:“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進行談判,美國希望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設定“坐在談判桌前的條件”。

不過拜登的其他顧問和文官們認為,目前談判時機尚不成熟。這批文官們認為,如今烏克蘭先在哈爾科夫取得了重大勝利,又奪回了赫爾松市,形勢一片大好。美國不應該在烏克蘭勢頭正好時對其施壓,勸說其后退。而且若烏克蘭在美國的壓力下后退,俄羅斯就會得到機會。不過這些文官也承認,俄烏沖突最終很可能需要通過談判來解決,但現在不是談判的最佳時機。據俄羅斯《報紙報》報道,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曾在十一月十一日表示,只要美國愿意,“打一個響指就能結束沖突”,因為現在的基輔政府早就失去了自主權,根本不敢違抗華盛頓的指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11月12日電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說,美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以改善其在戰場上的地位。他在前往柬埔寨的一號專機上對記者說:“美國的做法與六個月前相同:我們將盡一切努力讓烏克蘭在戰場上處于更有利的位置,以便當他們決定談判時,可以在談判桌上處于更好的位置。”

作為最高將領的馬克·米利呼吁美國政府向烏克蘭施壓,盡快和俄羅斯展開談判的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俄烏沖突長期化,消耗了美國大量軍事實力,使其難以兼顧其他地區。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為烏克蘭提供了數十萬發各式炮彈,大量精確制導武器和單兵便攜式導彈。這導致美國部分武器裝備的庫存已經接近告罄,嚴重影響了美軍的戰備水平。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電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1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今日將宣布新一輪對烏克蘭安全援助。

十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宣布暫緩向烏克蘭交付精確制導武器,有軍事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庫存已經不足。除了消耗了大量武器裝備之外,俄烏沖突還牽制了美軍大量兵力,目前美軍將“福特”號航母戰斗群和“喬治·布什”號航母戰斗群調往地中海,將第101空中突擊師和第82空降師部署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這致使美軍在亞太地區兵力空虛。為了增加在歐洲的兵力密度,美軍將其在亞太地區駐扎的唯一一支ABCT(旅級裝甲戰斗群)抽調至東歐,目前整個亞太地區,美軍沒有一支裝甲部隊。如果俄烏沖突繼續進行的話,美軍分身乏術的問題將會繼續加劇。

英國國防部發布聲明指出,英國將于近期向烏克蘭供應約1000枚防空導彈。

其次,烏軍已經被大幅度削弱,且難以恢復實力。經過長達八個多月的作戰,烏軍傷亡已經極為慘重。為了維持部隊規模,烏克蘭已經組織了多次全國總動員,在最近的一次總動員中,烏克蘭政府宣布全國十八歲至六十歲的男性,不論職業、健康狀況,都將可能收到征兵傳票。如果說裝備被擊毀還可以在幾個月內得到補充的話,人員被大量殺傷就幾乎是不可逆的了。自奪回紅利曼以來,烏軍一個多月都未能攻占任何一處定居點。而此次俄軍主動放棄第聶伯河西岸的赫爾松地區,烏軍也未能組織起任何追擊行動。這說明烏軍的戰斗力較此前已經大為下降,部隊中存在著大量根本不適合從軍的老弱病殘,這樣的部隊即使給再多的武器裝備,戰斗力也難以得到提升。

烏克蘭在扎波羅熱方向加強兵力

目前烏克蘭正處于最有利的局面,很可能是最佳、也是最后的談判時機了。一旦俄軍精銳部隊休整完畢、動員部隊也完成訓練,屆時俄羅斯將會關閉談判的大門,直到一個階段的作戰行動結束為止。而那時就算俄烏雙方繼續展開談判,俄方開出的條件勢必會比現在更加嚴苛。作為職業軍人的馬克·米利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力勸美國政府盡快向烏克蘭施壓,促成談判。然而美國的文官們似乎還沉浸在烏克蘭的“捷報”中,沒有看到烏軍已經極度衰弱的事實。烏克蘭可能會在這些美國政府官員的錯誤指引之下,錯過最后的談判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