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貨幣政策三大看點釋放了哪些金融新信號?

導讀原標題:下半年貨幣政策三大看點釋放了哪些金融新信號?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了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提出了一些契合當前經濟金融運...

原標題:下半年貨幣政策三大看點釋放了哪些金融新信號?

近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了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提出了一些契合當前經濟金融運行特點的意見,重點內容有“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等,這三項內容將成為我國今年第三季度乃至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要看點。

當然,看到這三大貨幣政策看點,可能有讀者認為這并非新提出來的政策內容。確實,這些內容有的已在之前的貨幣政策例會上提出過,或者也有涉及。只不過不同的是,此次將這三項貨幣內容表述得更加完整、全面、清晰和深刻,比如在支持房地產健康可持續發展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一季度只提出“重點發力支持和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而此次則明確提出“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在“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上,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強調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而此次例會則直接提出“落實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而最為新穎的提法則是此次提出的“逆周期調節”,之前一季度例會沒有提及。

很明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貨幣政策三大新提法,對應的是貨幣政策的新變化,預示著央行貨幣政策精準調控的力度、方向都將被賦予新的“內容”,不同產業經濟領域受到貨幣政策滋潤的力度也將有所不同。總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提出的貨幣政策三大看點已向社會釋放了新的積極金融信號。

提出“逆周期調節”說明央行對當前客觀經濟形勢把控相當到位,嗅覺也相當靈敏。目前,2023年時間過半,要完成今年經濟增長任務,時間緊,壓力大,面對這種態勢,需要央行貨幣政策積極出手,逆勢而為。這意味著央行有可能開啟貨幣政策工具箱,拿出更多有針對性、能產生實際效果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刺激經濟復蘇,貨幣政策有進一步穩健寬松的可能。換句話說,即便在上半年降準、存貸款利率相繼下調之后,第三季度乃至下半年,若實體經濟有需要,包括降準、降息在內的各種政策工具將被精準使用的可能性較大,將為我國經濟復蘇和經濟增長提供更大的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如此,則一些當前融資仍處緊張狀態的實體企業可能會獲得銀行更大力度的信貸支持,融資困局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緩解,實體企業要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提出“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說明央行審時度勢,發覺支持房企融資“三箭齊發”之后的效果仍然不太明顯,明白社會還期待更多的穩房地產政策措施出臺。保交樓工作是穩定房地產的基礎和根本。對此,央行將會毫不含糊地支持房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會推動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盡快落地并產生實效;而且,央行將會繼續發揮好已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的作用,或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使用的時間延長,額度增大,緩解一些重點房企的融資壓力和融資成本。還可預見,在央行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的影響下,相應支持房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配套金融貨幣信貸體系也將更加完善,比如各地因城施策推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將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和貫徹落實,首套、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也將更加優惠,相關限制購房政策也將會被全面逐步取消。如此一來,有大量房企因此而受益,因為資金面寬松樓市銷售計劃能如期實現,資金有可能得到及時回籠,整個房地產業經營有可能化險脫因,可避免調控“硬著陸”,有效化解我國金融風險。

提出“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表明央行諳科技型企業在我國經濟復蘇中的中堅作用,意欲讓貨幣政策在支持科技型企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央行擬將支持科技型企業的貨幣信貸政策落到實處,即由一季度的“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到“落實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推動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由謀劃、準備走向實際操作。這實際上向我國科技創新型企業尤其是民營科創企業釋放了重大貨幣政策利好:資本市場、銀行信貸、債券市場等都會大幅開放,為科創企業拓展資本市場融資、債券市場融資、銀行信貸融資等全方位的融資通道,我國科創企業也將獲得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走出當前發展困局,為我國經濟復蘇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的推力。對此,當前處于資金困難、但有發展潛力的科創企業,一定要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堅守本業,把握這個來之不易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發展實力,爭取獲得更多央行貨幣政策的“陽光雨露”,實現自身的“蝶變”。

作者/莫開偉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岳彩周

校對/李立軍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