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3日宣布從8月1日起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后不久,已有多國企業準備申請出口許可,或聯系中國供應商盡快囤貨。
路透社4日報道稱,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AXT公司表示,其中國子公司北京通美晶體技術公司將立即著手準備采購鎵和鍺的申請材料。AXT首席執行官莫里斯·揚表示:“我們正在積極尋求必要的許可,并努力將客戶可能受到的干擾降至最低。”AXT在聲明中稱,今年第一季度,從中國出口的砷化鎵和鍺基板,給該公司帶來了約430萬美元的收入,這些產品主要用于消費、汽車、顯示器和工業應用。此外,一家中國鍺生產商的經理對路透社表示,其所在的公司已收到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買家的詢問,希望在出口管制生效前囤積產品。
據外媒報道,作為兩種金屬的主要進口國,日本、韓國政府均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做出反應。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在4日的記者會上,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表示,不認為中國此舉是針對日本采取的應對措施。日本將在確認中國措施意圖的基礎上,觀察對日本的影響并采取對應措施。據韓聯社4日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產業政策室室長朱泳俊當天表示,預計中國的管制措施對供需格局帶來的短期影響將有限,但有關措施將持續多久尚不明確且限制出口品目或進一步擴大,政府將嚴密檢查相關動向,迅速采取應對措施。
另據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4日表示,大陸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短期內影響不大”,但長期對價格與供應是否有影響,該部門會密切注意。
4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有人說中國對鎵和鍺的出口管制是對美日荷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反擊,發言人是否同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甄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