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學反思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 教學反思)

導讀 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我是什么教學反思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 教學反思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您好,現在軟糖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我是什么教學反思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 教學反思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我是什么》教學反思 《我是什么》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卻描寫的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2、文章用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以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

3、描繪出水的各種形態。

4、文中不點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5、教學時我注重了以下幾點:一、 以讀為本,激發興趣。

6、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讀有關的句子,把自己當做那個角色,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課文,融入課文。

7、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8、在教學云變成雨、雹子、雪這一段時,我抓住了“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感受它們的不同特點,讓學生加動作表演出來。

9、同時又結合課件演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詞的準確。

10、然后滲透到感情朗讀上。

11、我又請男生讀雹子的句子,女生讀雪的句子,體會雹子的力度,雪的輕盈。

12、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再通過讀、說、演等各種形式,充分理解課文。

13、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讀,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大家欣賞……使整堂課聲情并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14、二、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15、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當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水變成汽的過程后,我又通過課件演示,把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淺顯易懂,加強了教學效果。

16、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他們懂得了課文寫的“我在池子里睡覺,在……跳舞、唱歌、開大會。

17、”中“睡覺”是水安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

18、“開大會”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19、三、學有所得,感悟提升。

20、 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受到了環保知識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用水,保護環境。

21、最后,在課程結束之際,我又布置了一個學生樂于接受的作業——畫一畫水的變化,并注上說明文字。

22、是學生的課堂所學得以延伸。

23、當然課堂也有不足之處,個別同學還沒有完全融入課文的學習之中,可能是積極性調動還不夠。

24、在教學水的不同形態是還可以滲透一些寫作技巧。

25、總之,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揚長避短,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