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良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糖尿病診斷標準及血糖控制的指標,糖尿病診斷標準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要診斷糖尿病,檢查血液內的葡萄糖濃度是必需的。
2、驗尿只能輔助診斷糖尿病。
3、尿內有糖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但需排除由于腎糖閾降低所致的糖尿。
4、尿糖陽性不等于是糖尿病。
5、糖尿病最初命名為是因為尿里面出現了糖,因而稱之為『糖尿病』,實際上許多情況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現糖尿,常見的有:腎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鐘約有100毫克糖從腎臟排出,但經腎臟時又被重新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會有糖。
6、當腎臟有病時,如患了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癥、老年性腎病等疾患時,腎臟的重新吸收能力會下降,于是便出現了糖尿。
7、神經性糖尿:某些疾病,如休克、外傷、腦出血等,使人體處于應激狀態,引起神經—內分泌紊亂,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濃度上升,出現糖尿。
8、藥物性糖尿:如長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質激素(肥仔藥)以及嗎啡、解熱止痛藥等,可使某些人出現糖尿。
9、妊娠性糖尿:妊娠婦女在妊娠中及后期,由于乳腺功能活躍,所分泌的乳糖增多,同時因妊娠使腎臟重新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都有可能使妊娠婦女血糖濃度升高,尿糖增高,尿糖檢查陽性。
10、飲食性糖尿:當人們從食物中攝取大量的糖類物質時,可以從尿中驗到糖,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病人,因其腸道對食物中的糖類吸收過快,可出現血糖水平升高過急,糖份經腎臟排出體外。
11、由此可知,尿里面出現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若在尿中出現糖時,應結合血糖濃度、臨床表現綜合分析,而后正確判斷。
12、為確保血糖值具參考價值,檢驗血糖時宜空腹,空腹血糖多于餐后8-10小時進行,因此多于早上醒來時進行。
13、血糖升高是診斷糖尿糖的主要依據,目前多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
14、空腹取血測的血糖值,即為空腹血糖。
15、正常人進食后,血糖上下波動在一定范圍內。
16、進食后測的血糖值,即為餐后血糖。
17、糖尿病人主要檢查 餐后二小時血糖。
18、臨床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圍為3.3 mmol/L ~ 5.6 mmol/L (60mg/dl ~ 110mg/dl),餐后二小時血糖為<7.8 mmol/L (<140 mg/dl)。
19、當血糖高于正常范圍而又未達到診斷糖尿病標準者,可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OGTT應在清晨進行,禁食至少10小時,成人口服葡萄糖75克,分別于服糖前、服糖后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180分鐘抽靜脈血做血糖測定,同時搜集尿標本查尿糖。
20、血液內的紅血球內含血紅蛋白(Haemoglobulin Hb)。
21、它們會和血液內中的葡萄糖結合而成糖化血紅蛋白(HbA1c)。
22、由于紅血球在身體只存活8-12個星期,因此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就可以顯示在過去8-12星期的血糖水平。
23、這個指數比起血糖更能顯示糖尿病癥是否受到控制。
24、正常的糖化血紅蛋白A1 (HbA1c)的正常值為:5.89 ± 0.9% (4.99-6.79%);超過7%顯示控制糖尿的水平不佳。
25、糖尿病的確診因不同的國家或組織的要求而有不同。
26、中國衛生部的診斷標準如下:尿糖陽性,有典型癥狀。
27、空腹血糖≧130 mg/dl;餐后二小時二次以上≧200mg/dl。
28、無癥狀—空腹血糖≧130mg/dl;餐后二小時二次以上≧200mg/dl。
29、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空腹血糖≧125mg/dl; 半小時≧190mg/dl;一小時≧180mg/dl;二小時≧140mg/dl;三小時≧125mg/dl(全為靜脈血漿糖)年齡在五十歲以上者:半小時或一小時每增加十歲需提高10mg/dl;二和三小時,每增加十歲,增加5mg/dl。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