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890期】
無論天上還是地下
吃喝在哪兒
都是一件大事
從2003年神舟五號飛天
到如今
神舟十四、神舟十五、神舟十六航天員乘組
相繼在太空會師
這20年間
中國航天員吃在太空
到底經歷了哪些變化
又遇到過哪些問題和有趣的事呢
今天
小太和你一起聊聊
20年來航天員“太空餐”的變化
神舟五號
即時食品
2003年10月
楊利偉第一次進入太空
匆匆21小時
吃了八寶飯、宮保雞丁
當時正值中秋
還有一排漂浮的小月餅
接受吃前“檢閱”
太空吃飯
看起來好像不難呀!
神舟六號
增加熱食熱飲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2名航天員開啟5天5夜的太空之旅
別看楊利偉能吃上八寶飯
但是是“涼”的
2005年的神舟六號
才上了“食品加熱器”
航天員第一次在太空吃上了熱飯
為了這一餐
大家在進入太空之前
專門增加了“吃喝訓練”
他們要訓練怎么喝水
怎么用風機來收拾殘渣
怎么把餐盤綁在腿上
或者固定在某個地方
除了叉子、勺子、碗盤
還必須配備一把剪刀
因為得開袋
吃一餐飯就得一個小時
好在神舟六號航天員乘組
可以脫下航天服吃飯了
神舟七號
各種炒菜安排上
2008年
太空用餐的經驗
給神舟七號航天員乘組
解決了大問題
從“怎么吃”
一步就跨越到了“吃點啥”
這一次食品種類
從40多種增加到了80多種
解決“吃點啥”的問題
科技團隊也真的拼了
魚香肉絲、豬排、蘑菇
都送上了太空
航天員是第一次在太空中
吃到真正意義上的炒菜
這里邊還有一個小插曲
之前的食物到了太空之后
會產生微量的氣體
導致航天員腹脹
在我們看來不重要的細節
換到太空可能就是大問題
神舟九號
每頓都能吃上炒米飯
2012年
神舟九號發射成功
遠在太空中的航天員
盡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航天員乘組一日三餐
不但能吃上什錦炒飯
干燒杏鮑菇、黑椒牛柳、雪菜肉絲
還喝上了奶茶
此外
還有醬蘿卜等小菜
搭配相當精心
神舟十號
航天員“私人定制”
2013年神舟十號
航天員食品與此前最大的區別
就是根據航天員的口味
進行個性化定制
聶海勝喜歡吃米飯
張曉光喜歡酸辣口味
王亞平偏愛甜食
這些偏好在此次任務中都得到了滿足
技術人員通過改進工藝
提高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航天員王亞平
用一個豆沙粽
成功打卡太空端午節
儀式感滿滿的節日餐
從此就拉開了序幕
神舟十一號
菜譜五天一循環
2016年
神舟十一號乘組
2名航天員的太空食譜更加豐富
且五天一循環
包括主食、副食、即食、
飲品、調味品、功能食品等六大類
近一百種
除了一日三餐
還有許多點心和夜宵可以補充能量
神舟十二號
一個星期不重樣
2021年
神舟十二號乘組
3名航天員的食譜
有藜麥桂花粥、椰蓉面包、醬蘿卜
什錦炒飯、尖椒土豆、菘菜牛肉湯
辣味金槍魚、奶香雞米、香鹵雞胗
冰激凌還管夠!
可以說
菜單長度已經超過地上大部分餐館
這不
宇宙吃播第一人的湯洪波
邊吃蘋果邊扎馬步的吃播造型
就火上了天
神舟十三號
三種餡的水餃
神舟十三號的食品種類更加豐富
但最讓人記憶猶新的
還是春節期間
航天員們身著紅衣
花式吃餃子的名場面
不得不讓人驚呼
中國航天人已經把年過到了太空!
神舟十四號
實現太空種菜
神舟十四號
在軌有兩套廚房
并成功栽培了
生菜、小麥和矮桿番茄等植物
獲了新鮮生菜
首次實現了在軌食用
神舟十五號
天地同步
說起神舟十五號在軌期間的食品
鄧清明可謂如數家珍
不僅有各種美食
還能自己制作酸奶
“快遞小哥”天舟貨運飛船的快速交會對接
也使航天員的食物
實現了天地同步
從21個小時
到5天、15天、33天
再到3個月、6個月
中國航天員
在太空駐留的時間越長
菜單也就越長
目前
食品的種類有120多種
7天不重樣
有罐頭食品、脫水食品、中水分食品
也增加了很多自然型食品
帶上太空的菜既要兼顧營養
還要考慮貨運飛船載重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航天員試吃打分
例如
五花肉米粉就是因為太油膩而落選
而因為航天員景海鵬是山西人
所以老陳醋就有機會太空出差
航天員的用餐環境也有著很大改變
早期發射的神舟飛船
比如說神舟七號
活動空間大概7立方米
2021年神舟十二號
中國空間站建設全面啟動
尤其是天和核心艙
問天、夢天實驗艙陸續發射后
中國的太空家園
變成了110立方米的“大三居”
空間夠大
就可以安排太空廚房
和專門的就餐區
還放了冰箱、微波爐、飲水機
太空小家一下子就溫馨起來
生活氛圍直接拉滿
那么哪些菜是航天員的最愛呢?
在這里
小太就要給大家
科普一個冷知識
因為在太空中
航天員的味覺會變得模糊
口渴感消失、飲水量減少
刺激性的食物味道會更足
因此
榨菜和辣椒醬
就成為了航天員的最愛!
你
猜對了嗎!
期待未來更多中國美食上天!
來源 | 我們的太空綜合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