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夜游新地標,紅星街區晉級“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導讀“夜游”已經成為旅游目的地夜間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隨著夜經濟的爆發,讓“夜長沙”名聲在外,從“凌晨2點的解放西”到“湘江邊...

“夜游”已經成為旅游目的地夜間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隨著夜經濟的爆發,讓“夜長沙”名聲在外,從“凌晨2點的解放西”到“湘江邊吹吹風”,再到“岳麓山看日出”......年輕人不斷挖掘出夜游長沙的打卡方式。實際上,相比較白天的休閑打卡,夜晚的休閑調性似乎更容易幫助游客了解當地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11月,首屆長沙市旅游發展大會召開,長沙的文旅形象再次吸引著廣大的網友。“長沙文旅發展空間可觀,現在打卡長沙都成為一種潮流了。”網友糖葫蘆KK表示。而作為長株潭融城中心,長沙的“東南門戶”,雨花區也成為眾多游客在夜間游玩的首選旅游目的地。今年7月,雨花區紅星街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游,正在成為雨花區旅游市場新的增長極。

雨花文旅新增長極

“世界那么大,偏偏愛長沙!長沙那么大,一見鐘情在雨花!”首屆長沙市旅游發展大會上,雨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江紅向與會來賓熱情地推介雨花區。

事實上,作為湖南參與“泛珠三角”經濟合作的重要通道,雨花區集山的靈秀與水的神韻于一體,被譽為長沙市的生態城區。早在2015年舉辦的第三屆旅游業融合與創新論壇上,雨花區就獲得了“最美中國·旅游目的地”的稱號。

近些年來,雨花區以綠心保護示范區為試點,大力發展全域旅游,以“生態旅游、工業旅游”為主旨,建設“一帶一路五特色小鎮”,打造了“一點一線一片項目”。2021年,共接待游客3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0億元,總體貢獻度排長沙各區縣前列。

而隨著夜經濟的發展,旅游也從日間游逐漸向夜游擴展。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夜間經濟行業發展與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隨著夜游目的地呈現多元化發展,夜游已經成為消費者旅行的剛需。

“夜經濟是一種趨勢,人們會更偏向于夜游,如博物館、藝術館、音樂廳、劇院、展覽、燈光秀、休閑娛樂等等,在雨花區,夜游產品多元化,遍地開花。而且不僅僅是本地游客,也會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來雨花區打卡。”位于雨花區的國家4A級景區石燕湖景區副總經理李文說。

在此背景下,“夜游雨花”也成為許多游客的打卡方式。

“來長沙出差,最后一晚去了雨花區圭塘河,從悠游小鎮往北走,一直走到噴泉廣場,流水潺潺,真的是有流水聲,加上岸邊的柳樹被風吹動的聲音,水聲、風聲、樹葉聲,聲聲入耳,風景極好。而且還有好多人在露營,確實是個露營的好地方。”小哈(化名)說。

實際上,不僅僅是圭塘河沿岸,近些年來,雨花區融合多種夜間業態,形成文化+夜游、體育+夜游、景區+夜游、民俗慶典+夜游、消費休閑+夜游等不同模式。

例如,在圭塘河沿岸,就建設了全國首個長約1.3公里的智慧夜光跑道,讓游客能頭頂星辰,腳踩星光,與燈光互動的同時,享受浪漫的夜跑時光。

此外,在今年10月舉辦的2022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據抖音發布的長沙節假日夜間打卡地標數據顯示,位于紅星商圈的德思勤廣場成為都市休閑游的代表之一。

同時,位于雨花區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園、石燕湖也成為眾多游客夜間景區打卡目的地的首選。據李文介紹,為豐富夜間體驗,石燕湖在夜間推出了電音節、潑水節、泡泡節、花燈節及春季燈展等常規活動。每年夏季游客還可以體驗夜間燈光玻璃橋、沿湖燈展、啤酒龍蝦美食、潑水晚會等。在冬季則可以體驗造型燈光展、演出等項目。2022春節期間,接待夜間游客達3萬人/次,元宵節當天達5000人游玩。“打卡長沙石燕湖不夜城”多次登上抖音同城熱搜榜。

可以說,當前,雨花區已經形成包括景區夜游、休閑街區夜游、燈光秀夜游、旅游演藝夜游等于一體的多層次、差異化、全景式的夜游產品體系。

夜游產品新畫卷

2020年,國家首次提出“深化供給側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發展夜經濟、促進夜間旅游項目建設就成為踐行該戰略的重要抓手。

而以都市消費休閑夜游、文創夜游為代表的文旅活動,不僅僅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夜生活,同時也成為旅游目的地延伸消費鏈條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中,位于紅星商圈的德思勤城市廣場,已經成為雨花區都市消費休閑夜游的典型代表,是長沙城南一顆閃亮的“新星”。

“國際化時尚商業中心通常是商業、人才、藝術中心的融合載體,滿足了都市人群的購物、消費、文化、教育、社交、娛樂等綜合需求,在都市休閑旅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思勤集團品牌負責人說,“當長沙以‘網紅城市’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以‘宜居城市’吸引著人才的凈流入,為城市帶來活力的同時,就迫切需要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國際新興娛樂時尚商圈來承接人流增量。無疑,以德思勤城市廣場為核心的紅星商圈正在承擔著這一重任。”

在德思勤城市廣場,都市消費休閑游不僅僅是夜食、夜購、夜讀、夜宿的簡單疊加,而是結合“24小時嗨玩不打烊”這個鮮明的主題,融合夜賞、夜味、觀光、休閑等夜生活業態,形成多元化的夜間消費市場和產業空間。

同時引入體驗式、娛樂式、互動式的多元業態,讓消費鏈條在時間和場景上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形成完整的夜經濟生態圈。

“針對年輕人喜歡的夜生活方式,我們還打造了時光隧道、清新愜意的慢時光音樂舞臺,還有潮玩文創市集,通過多元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夜間體驗式生態及場景,為都市里的人們帶來自然、詩意、歡愉的生活體驗。同時優化自身角色與定位,實現工作場景、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有機結合,努力推動實現產業要素與城市資源協同發展。”德思勤集團品牌負責人說。

此外,德思勤有節奏地對項目進行優化升級,包括美陳、軟裝、燈光、導視等,給游客眼前一亮的感覺。或許正是這種“差異、多元”的夜間生態,德思勤才入選長沙節假日夜間打卡TOP10。

除了都市休閑夜游,文創+夜游模式同樣是雨花區的一大特色。

其中,以湖南雨花非遺館為主體的雨花非遺夜市在2018年9月正式開門迎客,這意味著全國首個“非遺夜市”正式拉開序幕。

在雨花非遺館東廣場上,占地2000平的非遺夜市打破了以“吃”和“購”為主的傳統夜市模式,而是融合非遺演藝、非遺手工體驗、非遺互動游戲、非遺文創產品、非遺美食等多種業態于一體,以滿足人們“賞”“學”“玩”“吃”“購”等需求。

“傳統的夜經濟項目主要集中在餐飲、娛樂上,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國潮文化的興起,人們對夜游的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文創+夜游的方式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于夜游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湖南雨花非遺館館長鄧運姣說。

此外,非遺夜市常態化舉辦節日活動,例如春節、元宵節、端午、七夕、中秋等主題節慶活動。2022年元宵節,非遺夜市以其獨特的文化氛圍和“非遺”主題特色吸引了大量長株潭地區的游客光顧。

“非遺館和非遺夜市身處鬧市,恰好是人們夜晚放松省心的好去處。同時非遺夜市實際上給游客傳遞的是非遺傳承人的技藝,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給游客打造了一個傳統文化的氛圍。此外,傳統節日(節氣)習俗的回歸,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溯源,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鄧運姣說。

當前,雨花非遺館以及非遺夜市,已經成為雨花區集城市記憶名片、文化符號于一體的非遺保護示范案例。

可以看出,不管是德思勤城市廣場,還是雨花非遺夜市,都在不斷地豐富夜游產品。實際上,這種變化,也正好反映出隨著夜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游客對于夜游產品的豐富度以及夜游產品整合升級不斷提出了新的需求。

而雨花區夜游產品的整合升級,正在發生。

夜游融合新的模式

其中,沉浸式、整合型夜游產品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攜程發布的《2021上半年旅游夜經濟報告》顯示,隨著夜游客群逐漸年輕化、親子化、高端化,單一或簡單的組合的產品結構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沉浸式、多元化、整合型產品將是市場亟待補充的需求重點。

雨花區當前的旅游產品體系,正在朝著多元化、整合型邁進。

為了創新融合發展模式,雨花區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雨花區文旅體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22-2026)》,大力發展“文旅+”“+文旅”,推動“文旅+商貿”融合發展。

其中的重點是推動創建紅星商圈“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發展多業態夜間文旅經濟供給體系。

“雨花區夜游產品豐富,形式多樣,分布很廣。當前雨花區在廣泛分布的基礎上應該打造一個文旅消費集聚區,因為資源如果沒有集中就不能產生一個很好的聚焦的力量。而紅星街區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點。”鄧運姣說。

今年的11月15日,在首屆雨花區旅游發展大會上提出,要將雨花區打造成都市休閑消費、鄉村旅游、文創產業體驗、生態康養等于一體的“微度假”休閑區,并舉行了簽約儀式。此次簽約項目體量最大的就是紅星片區。

從其簽約內容來看,此次項目內容包括生態修復和生態更新,包括修復工程、水系治理、旅游配套服務等。這一項目是紅星片區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建成后,圭塘河生態文旅經濟帶將向南延伸數公里,聚集359個非遺項目的湖南雨花非遺館和雨花區兩館一中心很有希望搬遷至此。

這意味著未來的紅星街區,將會是集都市休閑消費夜游、景區產品夜游、文創產品夜游、文化研學等一體的文旅高地。

“紅星街區將形成一個夜經濟的文旅地標。”鄧運姣說。

實際上,不僅僅是紅星街區,或者說不僅僅是圭塘河沿岸,雨花區在文旅規劃中還提出了“一心兩帶”的文旅計劃,即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瀏陽河文旅產業帶、圭塘河生態文旅經濟帶。

其中一心包括石燕湖、曹家沖民宿群、石燕湖地下黨支部、隱山莊園等為主,加快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生態文旅產業建設,支持推動石燕湖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助力打造具有世界級影響的城市群綠心,隱含了雨花區生態夜游的理念。

兩帶即圭塘河生態文旅經濟帶和瀏陽河文旅產業帶,瀏陽河文旅產業帶包括冬斯港露營基地、創新設計產業園、中非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景點,通過推進瀏陽河主題文化公園和瀏陽河國際文化科創基地建設,打造長沙文旅地標新場景。

也就是說,除了紅星街區,雨花區將出現多個產業集群式的文旅高地,通過“微度假”的特色,串聯城市各種旅游業態,將夜游的范圍囊括至整個地區,打造全域式夜游3.0模式。

可以預見,未來,一座生態與現代、典雅與時尚、文化與經濟交相輝映的夜游文旅名城,將在長沙城南綻放光彩,在新時代矗立起閃亮的精神坐標。

來源:飛夢雨花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