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新品透露出的美妝消費新趨勢

導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進博會美妝護膚展品的展區是各類首秀新品的競技擂臺,更是產品背后所應用的最新技術的比拼秀場。各品牌在這里宣...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進博會美妝護膚展品的展區是各類首秀新品的競技擂臺,更是產品背后所應用的最新技術的比拼秀場。各品牌在這里宣傳推介自家的原創成分、專利技術,令人目不暇接。在新品宣發背后,有幾大趨勢值得關注。

抗初老中間賽道

今年進博會,花王帶來旗下品牌珂潤輕齡彈潤抗皺乳霜的首秀。根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該新品通過發揮“神經酰胺功能物質”與“姜根精華”的協同作用,在提供保濕功效的同時,可幫助減緩皺紋的形成。據悉,該款面霜是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的珂潤首款抗初皺產品,并在花王中國的工廠實現生產和穩定供應。

工作人員介紹表示,市面上的抗老產品主要面對熟齡肌,并且定價較高,輕齡肌的抗初老賽道相對比較藍海。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年輕肌膚專家蘭芝品牌在進博會首發了致美緊顏煥采三重凝萃系列,其中致美緊顏煥采三重凝萃精華露采用3管包裝,將緊致、淡紋、肌底光采精華結合。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另一品牌——悅詩風吟今年也推出了主打抗初老的產品——膠原多肽塑彈精華霜,據悉該產品活用了濟州島深海刺松藻類膠原脂質體,結合8重多肽及5重透明質酸類等成分,用于淡化干紋細紋。

可以發現,此前主打保濕、補水等基礎護理的面向18-25歲年齡層的大眾化護膚美妝品牌也開始向突出成分、功效這樣的方向靠攏。

2022年艾媒咨詢調查顯示,在26-35歲、18-25歲年齡段開始關注抗衰老的消費者分別占53.2%、23.2%,消費者抗衰老意識提前。從抗衰途徑上看,2022年62.4%的消費者選擇使用護膚品抗擊衰老,僅次于健身(68.2%)。從護膚品功效選擇上看,55.6%的消費者注重抗衰老/初老功效,僅次于補水保濕(57.8%)。

面向輕齡肌的護膚美妝品牌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賽道。

私人個性化定制

今年,資生堂旗下品牌茵芙莎帶來了“定制化美膚概念”的全球首秀。在展臺,消費者可在肌膚測試儀「IPSALYZER」上進行專業肌膚測試,根據可視化數據挑選專屬的“ME自律乳”。據了解,茵芙莎個性化定制項目“肌膚高定站” 計劃未來在浦東落地。

愛茉莉太平洋的展臺也推出了個人定制服務「BESPOKE NEO」,該應用采用由愛茉莉太平洋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共同研發的膚色測定程序,通過皮膚測試和一對一咨詢,即時制作符合全球女性膚色的150款氣墊和粉底液。

目前市面上氣墊、粉底液這類產品的色號以十多個類目為主流,但是愛茉莉太平洋推出的這款定制測膚程序涵蓋的色號多達150種,意在匹配消費者愈加旺盛的定制化需求。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對外事務總經理于劍指出,這背后是需求的逐漸細分,定制化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今年,歐萊雅集團在展臺推出了黑科技產品——YSL 圣羅蘭電波穿香室,據介紹,這款基于腦電波(EEG)原理、多傳感器的頭戴式裝置,可以用來跟蹤、分析消費者聞到不同香味系列時的情緒反應,并根據認知學研究和人工智能算法,向消費者推薦合適的香水產品。

“精準護膚”“私人訂制”的概念不斷走熱,在護膚這件事情上,消費者呼喚更有針對性、更加精準的產品體驗,不過私人訂制類的產品目前大多處在概念階段,業內人士指出,從概念化到廣泛應用,中間還要經過技術更進一步的衍進,企業與消費者的共創,產業政策的支持,監管的跟進等多個環節的共同發展。

在家的美妝消費

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外出社交時間減少,美妝護膚消費受到影響。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化妝品類零售總額為2774億元,同比下滑2.7%。

在家消費、悅己消費成為了品牌方關注的重點。

在花王展臺,其展示了即將在2023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的泡沫染發劑品牌Liese莉婕。據介紹,該泡沫染發劑產品,可通過搓揉使泡沫粘度產生變化,從易于涂抹的高延展性滑滑泡變為易上色的高粘度泡,與頭發緊密貼合,達到均勻上色的效果。

歐萊雅集團則發布了一款手持居家染發器—— Colorsonic。據介紹,該款產品的科技工藝可以將染發霜充分混合,使用者沿“Z”字形路徑移動設備時,振蕩刷頭就會將染發劑均勻地涂抹在頭發上,讓消費者在家中就能獲得穩定的染發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品牌方對于香氛的關注。多個品牌方帶來了最新的香氛產品,比CHA LING茶靈推出的茶靈香氛,該產品的關鍵成分來源于中國稀有古樹普洱新茶,是扎根于中國本土生態環境推出的產品。

在高絲集團的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集團旗下品牌JILL STUART今年也將重點發力香氛產品。

在功效、成分這些標簽之外,越來越多護膚美妝品牌開始將重點放在消費者的居家體驗上,比如幫助消費者舒緩身心,由向外求轉向向內求,近兩年在中國市場刮起熱潮的香薰、香氛便是例證之一。

進博會上美妝巨頭云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在這里交流、碰撞,這一平臺儼然已經成為了觀察美妝消費新趨勢的絕佳窗口。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