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物醫療領域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腦機接口前景非常大,除醫療器械領域,元宇宙也是腦機接口的延伸。
腦機接口要火!近日,在2023年中關村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腦機接口應用場景探索,提升與醫療健康、消費電子、教育、民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水平。
受此消息影響,人腦工程概念股繼續活躍,冠昊生物、創新醫療、新智認知等漲幅居前。
一位生物醫療領域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腦機接口前景非常大,除醫療器械領域,元宇宙也是腦機接口的延伸。“腦機接口就是把大腦與計算機連接起來,讓計算機接收大腦信息,產生足夠多大腦數據,最終生成AI。”
▌科幻走向現實,腦機接口研究向前
過去,腦機接口一直存在于科幻中。如今,這一科幻正走向現實。
今年5月,南開大學完成介入式腦機接口非人靈長類動物試驗,實現了腦電信號從被動采集到主動控制的技術飛躍;同年2月,馬斯克合伙人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被FDA批準使用腦植入物和手術機器人進行患者試驗……
在此之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均明確提出,“人工智能”和“腦科學”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可供查詢的數據顯示,作為尖端科技,2023年腦機接口賽道共發生融資事件4起,包括元籟科技、柔靈科技、微靈醫療等,輪次大多是天使輪;2022年融資事件為6起,涉及腦虎科技、博睿康、臻泰智能等公司,其中腦虎科技一年兩次被紅杉中國投資。
二級市場上,《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多家上市公司表態,稱正在成立腦機接口項目。5月6日,三博腦科在互動平臺上稱 ,三博腦科作為“醫教研”一體化的學院型醫療機構,正參與臨床應用的基礎應用和探索。
5月8日,佳禾智能互動易回復,全資子公司思派康擁有發明專利腦電波采集通信系統、通信幀的生成裝置和讀取裝置,該專利技術采取12個通道的腦電傳感器的腦電波頭戴設備,用于打游戲時,通過該頭戴設備控制鼠標左移,右移,上移,下移,點擊等。
5月23日盈趣科技表示,與天津大學醫學部和海河實驗室的合作,目前處于前期立項交流階段,包括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腦機疲勞駕駛監測、數字腦電圖機等創新項目……
一系列項目與融資,顯示腦機接口不再“高冷”,正開始被投資機構和產業所關注。
▌醫療是主流方向,元宇宙應用也在探索中
腦機接口應用在哪兒?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醫療與元宇宙是腦機接口的主要應用。
朗盛投資醫療領域投資人李佳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腦機接口已經熱了一陣,目前應用上還處于探索中。“一方面,要實現腦機接口應用,需要有足夠多的開發工具。醫學上腦機接口需求很大,特別是腦科學開發,包括人的記憶怎么儲存,人的老齡化問題,以及中樞神經疾病等等。研究后,可以了解大腦對人的衰老、情緒、神經、精神的控制以及反饋,滿足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另一方面,腦機接口可以訓練大腦,包括幫助小孩集中注意力等。“哈佛在腦科學領域研究多年,中國也有10-20家公司。現在工信部表態,把腦機接口作為培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強腦機接口應用場景探索,這是引領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標志。因為發展腦科學,并不是1、2家公司的事,需要政府助資與引領。”
從融資事件上來看,醫療器械領域的腦機接口公司融資最多,占比62%,但事實上該賽道潛力遠不止如此。今年3月完成天使輪融資的元籟科技,由藍馳創投獨家投資。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家人機交互的產品平臺公司。
藍馳創投認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創新技術一直是藍馳重點的關注,依托于腦科學中神經反饋機制以及稀有合金材料等EXOM技術,一些平臺公司可以實現不同領域的應用,包括睡眠、汽車、泛娛樂等。朗盛投資李佳認為,與VR眼鏡一樣,腦機接口可以作為入口鏈接虛擬空間,實現娛樂上的人機互動。
在醫療器械上,藍馳創投表示,腦機接口是一項復雜的復合型工程,涉及神經生物學、心理學、物理學、計算科學、信息科學等多種交叉學科。從科學創新到工程創新都需要有能力來覆蓋,掌握微創植入式腦機接口全鏈條自主技術是投資的核心。
▌賽道起飛,米哈游、馬斯克等多位大咖已入場
面對“腦機接口”這一風口,實際上,賽道已吸引多位大咖入場。
靠一款《原神》游戲賺了200億的米哈游,從去年開始密集出現在VC圈,接連投了腦機接口、可控核聚變、航空火箭等一眾跟游戲不相關的項目。
腦機接口上,米哈游宣布投資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腦病中心。合作內容主要是腦機接口技術的開發和臨床應用,米哈游提供專項資金。雙方共同成立“瑞金腦病中心米哈游聯合實驗室”,共同攻關“腦機接口神經療法治療難治性抑郁癥臨床研究”項目中的關鍵問題。
一支關注研發黑科技的馬斯克,其創立的腦機接口創企Neuralink于2021年完成C輪融資,共籌得2.05億美元(約13億人民幣)資金,投資方中有VY Capital和Google Ventures等。完成募資后,這家公司發展神速,不僅專注治療腦部疾病,Neuralink還讓猴子“打”乒乓球,最近更是通過FDA批準在人身上做實驗。
元宇宙公司Meta也在發力,發布了腦機接口的手環輸入設備。Meta表示,“通過結合機器學習和神經科學,未來界面將適用于不同的人,同時通過一個協同適應性學習的過程來解釋他們在生理、體型等方面的差異。”
朗盛投資李佳認為,在應用領域,腦機接口確實有很多應用,但工具是關鍵。“腦機接口既要信號采集也要反饋信息,同時提高信號精度與準確性,以及自適應性等問題。目前,無創口的腦機接口通過傳感器收集大腦運動皮層中,神經元產生微小的電流,進而用意念控制機器臂。而有創口的腦機接口,需要考慮創口是否感染,放在人體哪一位置的問題。”
藍馳創投認為,腦機結合技術現在處于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一旦突破將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藍馳創投保持高度關注。
來源: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