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藝術與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豐博士以《元宇宙中的“人”與“物”》為題。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秦思思)哲學、技術、藝術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12月15日,“第五屆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
論壇采取線上形式,匯聚了國內知名哲學家、文藝理論家、視覺藝術家和科技創業者,聚焦“媒介、感知與設計敘事”這一前瞻性主題,就數字化背景下設計與媒介的雙向互動及其影響展開深入交流,探討了伴隨媒介的景觀式發展和技術的信息化蔓延,設計與社會、媒介與文化領域生發出的多重問題。
本屆論壇由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與學報編輯部聯合承辦,重慶市青年專家工作室(藝術與科技)與四川美術學院藝術化科普研究院協辦。
嘉賓線上合影。受訪單位供圖
四川美術學院副校長段勝峰教授介紹,“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自2017年第一次舉辦,至今已經舉辦了五屆。回顧來看,幾屆論壇的主題聚焦在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前沿理論和哲學反思上,關注在各學科高度融合趨勢下科學技術對藝術實踐的影響,并將藝術置于更廣泛的人文背景之中,密切關注藝術、科技、哲學人文與社會現實之間緊密交織和相互促進,尤其著重于信息科技等新興技術對藝術媒介的變革性影響,最終落腳于對被科技塑造的人類未來命運的洞察前瞻和人文關照。
據悉,論壇分為上午、下午兩個半場,先后有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從不同視角發表了精彩演講。他們分別為:段偉文(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梅劍華(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教授)、周紅亮(北京周紅亮照明設計有限公司主持設計)、彭順豐(大西洲科技集團創始人)、張書(魯迅美術學院副教授)、趙雙玉(魯迅美術學院副教授)、黃彥(四川美術學院照明藝術設計教研室副主任)、李豐(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教師)。
中國社科院大學段偉文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技術圖像的宇宙與想象引擎之重構》。受訪單位供圖
段勝峰介紹,去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新設置了“交叉學科”門類。這體現了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下國家層面對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規劃的重要安排,對于理解未來學科改革發展動向具有風向標作用“‘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在過去幾年所做的工作,正良好契合了設立交叉學科門類所體現的發展導向,并已經為應對新形勢下學科發展所需的理論儲備做出了積累。”段勝峰表示,“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也將繼續緊跟交叉學科研究與實踐的前沿動態,發揮探索和引領作用,建設成為高質量的學術傳播平臺,持續帶來高質量的理論成果。四川美術學院也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讓各領域更多的專家參與到對話中來。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