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吃貨研究所
巴奴的子品牌超島自選火鍋,被曝出羊肉卷含鴨肉,目前他們已經開始對顧客進行賠付,將對8354桌客人每單賠付1000元。
圖片來自微博@巴奴毛肚火鍋
其實不止是羊肉卷,牛肉卷里也可能會摻入鴨肉,這類肉屬于“風味肉卷”或者“重組肉卷”,商家有可能會用這些肉來冒充原肉原切肉卷。
01除了原肉原切牛肉卷/羊肉卷,還有加了鴨肉的牛肉/羊肉風味卷以及重組牛肉/羊肉卷,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在食品安全上是沒問題的,但是商家必須誠信經營。
02想買原肉原切牛肉/羊肉卷的,注意看配料表和價格。
03火鍋丸子也分為真肉丸和“仿生肉丸”,合理合規使用添加劑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脂肪和鈉含量。
01
便宜肉是“假肉”嗎?
/ “假”,但不完全假 /
除了充滿牛味兒的真 . 肥牛卷,還有合成的:不僅能將碎牛肉做成肥牛卷,還能將碎鴨肉混合牛脂做成肥牛卷——羊肉卷同理。
■ 風味卷
最容易一不小心中招的,就是包裝上印了牛肉,結果一看配料表第一位是鴨肉,味道也與想象中大相徑庭的“牛肉風味卷”。
一斤鴨肉的成本約是牛肉的1/4,而這些“風味卷”大概是由85%的鴨肉加上15%的牛脂混合壓制切片而成,價格自然遠低于原肉原切牛肉卷。
鴨肉成本比牛肉低 | 圖蟲創意
這種“肥牛味鴨肉卷”價格低,卻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我們在購買的時候要仔細辨別商品名和配料表,不要當做純肉卷買回來,吃進嘴才發現整岔了。
除此之外,如果在吃麻辣燙或自助火鍋時感覺味道明顯不對,也可能是吃到了這種“風味卷”。
原則上說,使用市場檢疫合格的鴨肉制成的牛羊肉卷對健康沒什么危害,但如果這些肉的原材料來歷不明或者不新鮮,同時,如果長期食用一些過量添加香精、色素等添加劑的風味肉卷,就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
不管什么食品,在正規渠道買都更安全 | 阿肚 拍攝
■ 重組卷
相較于有鴨肉摻和的風味卷,另一種重組牛肉卷在市面上則更為常見。
重組牛肉卷的原料都是貨真價實的牛肉,只不過是牛肉的邊角料。這些碎肉通過食品添加劑粘合起來,變成形狀規整的“肉磚”,冷凍成型后再削成薄片,就成了重組牛肉卷。
牛肉卷中的“膠”,主要是卡拉膠和谷氨酰胺轉氨酶(TG酶)。
卡拉膠由海藻提煉而來,是一種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在牛肉卷的加工中用來增強凝膠強度、彈性和保水性。三聚磷酸鈉、碳酸氫鈉、焦磷酸鈉等等,往往起到增稠劑或水分保持劑的作用。這些添加劑只要是合理合規的添加,都是安全的。
合理使用添加劑是安全的 | 圖蟲創意
02
三招鑒別
/ 包裝、價格、外觀 /
對于不想買到“風味卷”和“重組卷”的小伙伴來說,以下三招可以借鑒:
? 看包裝
真正的原切肉卷,配料表十分簡單粗暴,只有牛肉/羊肉。如果配料表除了牛肉/羊肉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添加劑,即可確定為合成肉卷。
更細節一點的話,還可以關注肉卷的執行標準:原切肉卷是GB 270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凍)畜、禽產品,而合成肉卷則是SB/T 10379 速凍調制食品。
合成肉卷 | 阿肚 拍攝
原切肉卷 | 電商截圖
? 看價格
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質量最好的原肉原切肉卷自然價格最貴,而重組肉卷的價錢會便宜些,比如9.9元/500克的價格,肯定是買不到原切肉的。
不過,也不要一味盲目相信價錢,畢竟還是有用原肉原切肉卷的價格買到重組肉卷的可能的。
你有涮到過味道“存疑”的肉嗎 | 圖蟲創意
? 看外觀
雖然普通人很難從外觀上進行分辨,但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牛羊肉區別于雞鴨等禽肉的一大特征就是瘦肉中混雜脂肪,這些肉的紋理很像大理石,稱為“大理石花紋”。而鴨肉等白肉則不含大量肌間脂肪,因此不會形成大理石花紋。有些廉價的肉卷通過把其他肉絞碎再壓緊切片,也能模仿出這種紋理,但纖維混亂。
普通人肉眼不好分辨 | 圖蟲創意
同時,合成肉卷冷凍時看似緊密相連,但化凍后可能會失去黏性,肥肉和瘦肉分開,一下鍋更容易碎成一片片,還可能產生大量浮沫。而原切肉卷看起來紋理清晰,即使化凍了也還相連,下鍋后整個“抽巴”到一起,基本不會散開。
其實安全的便宜肉并不是不能吃,這兩種肉也不一定非要分出個高下,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即可。我們最應該注意的是看清標簽,避免買到以次充好賣高價的產品,畢竟,誰也不愿意花著牛羊肉的價錢買到一盒鴨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