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想象的上海千古情,與眾不同,玩的就是穿越

導讀原標題:顛覆想象的上海千古情,與眾不同,玩的就是穿越再次來到上海,只為著黃浦江畔的上海千古情。千古情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變與不...

原標題:顛覆想象的上海千古情,與眾不同,玩的就是穿越

再次來到上海,只為著黃浦江畔的上海千古情。

千古情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變與不變”,不同城市的千古情,在保留主體表演方式和水平不變的前提,滲入當地的人文、歷史故事,以最貼近當地人的表現方式呈現出來。

上海千古情如同這座城市,充滿了魔性,顛覆了以往宋城的玩法,一切都具有不確定性,超過10個劇院和表演場所,一場接一場,每天每時每刻都有戲,個個秀出了新高度,全是歡樂。

別忘了在入園前拿份節目單,跟著節目單的時間走就可以啦,關注其公眾號可看到實時的更新消息,每天的節目時間不一樣。

出了地鐵世博大道站1號口,朝前方走就看到了一棟別致的集裝箱式的建筑,這就是上海千古情,猶如一個巨大的盲盒。

沒有了經典的三個女人頭像,一切顯得新鮮,復古的泥塑門頭恍若幾個世紀前的城堡。

上海千古情景區在一棟大樓里,無論冬夏,都不是問題啦,這個真心贊!

一樓室內有戰上海、換裝館、《WA!恐龍》、大地震、時空街、穿越街、千古情餐廳。

一樓的戶外則有魔幻森林、森林劇場、朋克廣場、鍋莊廣場、水上樂園、叢林迷宮、叢林攀爬、童玩天地、愛情谷等。

上海千古情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在入口處的旗袍店租一身旗袍,穿越到1921 。

我跟著人流首先去了森林劇場,這里每天有4場表演,我看的是首場,時間是10:20,節目為耍民間雜技,每場半小時,長鞭撕報紙、長鞭開瓶考驗技巧,一不小心就可能傷著拿報紙、拿啤酒瓶的人。

頂碗要掌握好身體的平衡,腳下可是滾動的圓簡,果然高手都在民間。

路過“叢林迷宮”,拍張打卡照吧。

“愛情谷”更適合拍打卡照,等了半天沒等到情侶,只能拿母女倆充個數。

一樓室外的戲水池是一個親子樂園,男孩子在玩水上漂,記得要帶一套替換的衣服喲。

在室外轉了一圈,回到樓內,《恐怖研究院》成功地吸引了我,從名字中就能感覺到其瘆得慌,凄厲的配音和突然冒出的鬼,讓你汗毛倒豎,是一個嚇寶寶的好地方,不過走出了恐怖研究院就不怕。

怕與不怕,只是一個心理問題。

1樓還有《戰上海》,說的是遠去的那個年代的戰爭,炮火連天,轟炸聲不斷,給人一種置身于影視戰爭劇中的感覺,男人都是“好戰份子”,從小就喜歡看戰爭片。

來到二樓,這里有千古情街、上海千古情劇院,還有幻境空間、光影秀、夜來香、燒烤廣場等。

《幻境空間》門前聚了不少人,排隊半小時,觀看10分鐘。

看完《幻境空間》,接著進了《光影秀》,就在《幻境空間》的對面。

先是走著瞧,最后一程是坐在地上看光影秀。地上是一地的人。

二樓有個大劇院,《大地震》、《WA!恐龍》兩場演出在這里錯時舉行。中午12:10,5D大型實景體驗劇《大地震》準時演出,再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慘況以及災后救援的感人場面。

演出開始時,導演臨時從觀眾中招8名消防員、8名護士、15名群眾,很有創意,驚嘆的是臨時招來的這幫人沒彩排,沒教他們怎么演,完全是跟著身邊的演員來,竟然成功了。

演出勾起華夏兒女的心弦,地面會震動,前面幾排座椅會配合演出揺晃,給你地震的真實感。

面對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地抗震,解放軍飛度特別震撼。真的,觀眾哭到不行。

為了搶救的需要而炸壩,上千噸水在舞臺上傾下,是真正的水,我坐在第一排,水霧飛濺到了身上。這個強烈推薦哦。

在這個世間,如果你問神獸們最喜歡的遠古動物是什么,那他(她)一定回答是恐龍。

與其暑期在家與神獸斗智斗勇,不如帶他來看《WA!恐龍》。看完大地震不用挪窩,《WA!恐龍》時長40分鐘,自開演以來就成為親子的必去之地,似乎不帶孩子來一趟,就是不稱職的爸媽。

《WA!恐龍》每天演2場,我們看的是13:10這場。演出是從博士的恐龍實驗室開始的,博士成功將恐龍的遺骸復活成了一只名叫“阿布”的恐龍。在阿布的帶領下,通過時光機穿越到了侏羅紀時代,只見翼龍、霸王龍、迅猛龍,一只只極其仿真的恐龍出現在了舞臺上。

它們一出場,臺下的小觀眾就腎上激素飚升,畢竟哪個小孩不喜歡恐龍呢。

《WA!恐龍》是一臺爆款高科技、大制作的舞臺劇,全程是藝術與科學的碰撞,整個演出過程鋪滿知識點,是寵娃利器啦。

讓我們穿越到侏羅紀,陪娃開啟一場奇妙的旅程吧,將課本知識照進現實,讓孩子不囿于書本,不桎于課堂,在觀賞中增長知識,一點都不枯燥。

看一場舞臺劇,就把知識學到手了。

“阿布倒地”、“保護恐龍蛋”,劇情跌宕起伏,趣味性十足。

這顆巨大的蛋,便是恐龍蛋,讓臺下的觀眾一起保護恐龍蛋,從小樹立生態意識。

劇場里始終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數十只恐龍的熱歌勁舞中結束了這場神奇之旅。

精彩一場接一場,轉場看主秀《上海千古情》去啦。《上海千古情》劇場雖然也在2樓,但在另一處。

千古情講述的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傳奇。目前,很多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千古情,比如麗江千古情、杭州千古情、三亞千古情、明月山千古情、桂林千古情……當然,上海也有了自己的千古情,雖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這是來上海必看的一場演出,演出時長約1h,一天3場,第一場是下午14:00,另兩場是16:30、19:30,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選擇觀看。

《上海千古情》劇情分5場,分別是《申滬溯源》《滬上江南》《摩登歲月》《覺醒年代》《風從海上來》。

第一場《申滬溯源》,將上海的身世娓娓道來。

2000多年前,水災泛濫,人們深受其苦,春申君帶領百姓疏浚黃浦江,解決了水患,寫下了這座城市最初的品格,這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成為上海精神的重要開端。

為了紀念春申君,后人便以“申”和捕魚工具“滬”代稱上海。

原來“申”“滬”是這樣來的啊,很長知識呢!

上海人向來自視高人一等,原來跟我一樣只是漁民而已。

第二場是《滬上江南》,開場的舞蹈,很是清新。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第三場是《摩登歲月》,講述十里洋場暗流涌動、紙醉金迷的夜上海。演出的中途,從觀眾席中倏然出現了舞女,讓觀眾連連發出贊嘆聲!

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有著“亞洲第一大都會”的美譽。“九一八”事變后,東三省與華北多地相繼淪陷,繁華的上海灘也面臨危難時刻,摩登歲月的背后暗流涌動。

第四場是《覺醒年代》,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陳延年、陳喬年為代表的率先覺醒的進步人士主動尋找出路,他們上街喚醒更多的民眾,宣傳單滿城發,街上到處是舉小旗子的人,個個喊著口號。

兩種勢力在掰手腕,誰贏誰就有話語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鐵窗,鐵鏈,是他們的歸處,他們為了我們美好的今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第五場是《風從海上來》,演繹了包容的、國際化的大上海。各國的舞者們在舞臺中央跳躍著、微笑著,世界在這里相聚,東西方在這里交流。世博會的精彩仍在回響,浦東開發開放的步伐正在闊步向前。

風從海上來,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壯闊征程上,上海正以開放、創新、包容的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看完千古情,真的被燈光科技和演員們所震撼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千古情做不到的。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看到什么,你不知道演員們會從哪個角落出現,你不知道等下你會哭還是笑,一切都是未知……

千古情給觀眾奉上的,是一場突破想象力的視聽盛宴,是臺上臺下的共情時刻,難怪被稱作“一生必看的演出”。

出了劇院,下樓來到室外的鍋莊廣場,身著各少數民族服裝的工作人員領著游客們跳起了拉手舞,剛才還陌生的人們此刻親如一家。我們牽手一生可好。

《快閃》是一個爆棚的節目,一位位打扮奇異的角色在游動著,抓人眼球。

演員們穿梭在街道上,與游客們近距離地互動,結果分不清哪些是演員哪些是游客,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人。

最后是不分年齡、不論性別的全場大狂歡,這場歡樂活動,沒你不行!

1樓開設千古情餐廳,我看完《上海千古情》演出后才有空來這里用午餐,點了一份鶉蛋排骨飯,59元。

在上海千古情,一切都是激情的,行為藝術、朋克、潮趴、電音、狂歡等都可以上演;在上海千古情,一切也都是美妙的,美景、美人、美食,游玩中或欣喜、或感動、或振奮,一切都被治愈了。

景區地址: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750號。

交通:坐地鐵13號線世博大道站下,1號口出,很方便!江浙滬周邊選擇自駕很便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