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達(魯智深出家前的俗名)打死鄭屠后,慌不擇路,逃到了代州雁門縣。魯達看一群人正圍攏一堆,不知在看什么,他也湊過去看。墻上貼的可是一張有他圖像的榜文,但魯達是文盲,所以不知上面寫的正是有關他的文字。
魯達是好人有好報,被他救過的金老兒扯走了。金老兒把魯達拉到了他的新家,就是趙員外安置金翠蓮的地方。金翠蓮見了魯智深,拜了六拜。父女兩個把魯達請上樓去上座。
金老兒、金翠蓮最先是一起陪著魯達的。金老兒看魯達風塵仆仆,就想著去打酒買菜。金老兒出門把小廝也帶走了,叫丫頭在廚房燒火。這樣一來,樓上就只有魯達跟金翠蓮兩個人了。
如果金老兒一直在,也不會讓人亂猜疑魯達跟金翠蓮兩個了。金圣嘆讀到這里,還留下了兩段很武斷的評語。金圣嘆一評“女子開口請上樓去,視魯達猶父也,然樓上已算曲室。只因此句,便生出員外捉奸一番風波來。文心真有前掩后映之妙。”二評“此句有三妙在內,不可不悉。一是視魯達猶父;一是女兒嬌養慣,老兒燒火慣;一是語中明明露出嫌疑,為員外來捉之筆。”
原本魯達、金翠蓮就單獨處了一段時間。金圣嘆再兩筆一描,更讓人深信魯達與金翠蓮不清白。
可金翠蓮、魯達的事,全是憑讀者、金圣嘆的猜測。施耐庵的文字中完全看不出他們有關系。金老說“我兒陪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來。”金老兒下樓,女子留住魯達在樓上坐地。酒菜買回來了,金老兒、金翠蓮是輪番給魯達敬酒。魯達是因金翠蓮才變成犯人的,現在讓魯達喝個痛快,這是恩之所在。
施耐庵的文字,根本沒有發現魯達、金翠蓮任何蛛絲馬跡。相反《西游記》寫孫悟空變成牛魔王模樣,去騙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兩人酒至數巡,羅剎覺有半酣,就和孫大圣挨挨擦擦,攜著手,俏語溫存,并著肩,低聲俯就。將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結拜大哥的夫人被如此欺。
魯達、金翠蓮就沒有任何肢體接觸。整個畫面就是濃濃的情味。沒有前奏曲,哪來什么后奏曲呢。施耐庵寫會相好的男女,從開先就打好伏筆。潘巧云跟裴如海,王英跟扈三娘,閻婆惜與張文遠,從眉目傳情到正式好,施耐庵寫的可細了。金翠蓮、魯達兩人,一直很坦然。他們沒有見不得人的地方。
施耐庵都沒提魯達、金翠蓮的關系。是施耐庵喜歡魯智深,不忍寫么?是因為魯智深是一個尊重女性、施恩不圖報的好漢,他跟金翠蓮就不是別人想的那樣。金翠蓮是趙員外的人,以魯達磊落的胸懷,根本不會越過男女防線的。
后來趙員外帶人打上樓,他可是完全不知道來人就是金翠蓮的恩人。金老兒一說,趙員外怒氣全消,四個人又喝酒。一幅報恩圖,怎么被人看出男女之事來了。
總結,魯達跟金翠蓮的關系就是有恩與報恩的關系。施耐庵在文中全程的描寫就沒有往別處寫。重聚場面太溫馨。魯達是不會碰金翠蓮的。就像別人想的,他們有關系,他們中間也有一個情字,也是有異于閻婆惜、張文遠這些人的。情才是金翠蓮、魯達之間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