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攝影周丨“國際蓉”的熊貓表達:這是拍得最美的大熊貓

導讀“這是我見過的拍得最美的大熊貓!”在周孟棋的一幅攝影作品前,一位來自香港的攝影愛好者如是說。11月18日,2022首屆成都國際攝影周盛大開...

“這是我見過的拍得最美的大熊貓!”在周孟棋的一幅攝影作品前,一位來自香港的攝影愛好者如是說。

11月18日,2022首屆成都國際攝影周盛大開幕,作為其七大平行展之一的“隱·趣”——中國大熊貓及棲息地攝影藝術作品展,在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同步開展。

國際展上的“現象級”

成都歷史上首次舉辦國際攝影周、成都規模最大的影像藝術盛事、匯聚20多位國際攝影大師和900多位國內代表性攝影家的近2000件影像作品……2022首屆成都國際攝影周以“影像:前景·共蓉”為主題,以極高的藝術規格與國際化策展理念,把人們的期待值與關注度拉滿。

作為七大平行展之一的“隱·趣”——中國大熊貓及棲息地攝影藝術作品展,由周孟棋等五位藝術家共同展出48幅大熊貓及棲息地藝術作品。大熊貓一直是中國、成都的“現象級IP”,因而此次國際攝影周特辟專區,重量級呈現了這一作品展。

作為目前中國關注與拍攝大熊貓時間跨度長、作品數量多、成就極高的中國著名大熊貓攝影藝術家,周孟棋超過30年連續拍攝大熊貓及自然棲息地,“10萬+”張影像作品、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獲得“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四川旅游創新突出貢獻人物”“四川省大熊貓保護突出貢獻獎先進個人”等榮譽。此次展出的13幅周孟棋攝影作品,精選了他的杰出代表作和獲獎作品,其中,他的巨型尺幅的棲息地大熊貓作品,被用于“隱·趣”展的主海報呈現,他也是此次展覽上,展出最多幅大熊貓藝術作品的攝影家。

展覽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同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李前光,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攝影家、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名譽主席朱憲民,副主席任國恩,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柳軍、線云強,原秘書長高琴,普利策獎得主、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創始人劉香成,中國著名風光攝影大家袁學軍、王達軍、王建軍,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賈躍紅、副主席田捷硯、劉應華、陳寧、郭際等多位領導和攝影界大咖蒞臨現場,并對周孟棋藝術作品予以了高度評價,認為他的大熊貓作品集數量與藝術水準于大成,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品牌。

《母子情》周孟棋攝

熊貓藝術“國際蓉”

黑與白,是鮮明的對立,也是相吸的融合,在生物圈中,只有大熊貓將其表達得最為唯美、稀缺、深邃。在此次展出的周孟棋大熊貓作品中,有入選全國影展的《母子情》,母子依偎,舐犢情深;有獲得G20全球攝影大賽自然類金獎的《哥倆好》,兩只大熊貓親密互擁,妙趣橫生;有視角奇特的《體操王子》,熊貓運動了得,功夫無敵……

和很多攝影師拍的熊貓不同,周孟棋鏡頭下的大熊貓,以一種極為鮮明的“擬人化”特質,與人類共情,瞬時俘獲觀者的心,這也成為周孟棋的代表藝術技法。

《體操王子》周孟棋攝

在這些作品中,“美”表現得極為圓融,亦動亦靜,亦美亦純,游動著自然的靈性。大熊貓在這些藝術中,不再只是美的個體,更是一種活態的文化,一種中國式哲學。“大熊貓原來可以拍得這么美!”很多參觀者在觀看了作品后如此贊嘆。這位潛心30年、技藝爐火純青的攝影藝術家,正用他豐厚的時光歷程和極為驚艷的視覺藝術,征服更多觀者。

周孟棋認為,大熊貓無論是進化歷史、生活習性還是形態特征,都充滿了中國智慧。它們非黑即白,如同中國的“太極”色彩,渾身充斥著對比的張力,卻又如此和諧統一。它們清醒睿智,順應自然;守中平衡,萬事有度,從而到達一種無所不容、寧靜和諧的精神領域。這與現代中國向世界表達的和平、包容、自信不謀而合。而四川作為“大熊貓的故鄉”,熊貓無疑是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的一個絕佳的“代言人”。

攝影文創“當代派”

當代,伴隨著數字成像和全民攝影的普及,以及圖像傳播的數碼化、瞬時化,攝影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靜態影像,它的未來還能幻化出哪些形態,走進哪個次元?對此,攝影家周孟棋已在做更多嘗試。

在本次展覽現場,周孟棋不但帶來了他的影像藝術作品,更將中外出版的攝影書籍、刊物、數字文創藝術品等融為一體。

在展覽區,展出了他多達十幾種、被譯為多國語言、進入世界多家圖書館收藏的出版物;有“集齊”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幾大刊的展示;有中國郵政熊貓郵局發行的周孟棋熊貓郵品和年度發行榜首的大熊貓明信片;有在第二屆數字國際熊貓節上全球首發,開創“元宇宙”產業賽道——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數字珍藏文創品及創新熊貓臺歷……這些攝影藝術的文創衍展呈現,對探索沉浸式、場景化領略影像藝術,打造數字化創意消費場景做出了可貴嘗試。(文/樊奔 圖/子旋、廖清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