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頭又缺錢了?3年募資166億,又要募資超100億?

導讀 原標題:光伏巨頭又缺錢了?3年募資166億,又要募資超100億? 對...

原標題:光伏巨頭又缺錢了?3年募資166億,又要募資超100億?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一個公司能否IPO募資成功,也是很多股民關注的重點。

而在光伏行業中,有一家公司在向市場募資的時候,就是非常的不手軟,能募資就募資,這就是天合光能。近期,天合光能在新的定增預案披露上面,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此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52億元,而募資的總額將不超過109億元。

又一個百億定增的預案。而針對此次百億的定增,天合光能已經有了安排,那就是其中32.60億元的募資資金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而32.77億元的資金將用于于淮安年產 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32.68億元投向天合光能(東臺)年產 10GW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剩下的10.95億元用于天合光能(東臺)年產 10GW 光伏組件項目建設。

這些項目的投資高達115.60億元,募資還沒有開始,所有的錢已經全部都確定用途到哪去了。

對于此次募資金額的龐大,項目的投入是不能推后的,所以,天合光能表示,在公司的募資資金還沒有到來下,那么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后予以置換。

如果,此次發行的實際募資金額一旦少于上述項目投入的金額,那么公司將根據實際募集資金凈額,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等情況,調整并最終決定募集資金的具體投資項目、優先順序及各項目的具體投資額,募集資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資金或通過其他融資方式解決。

也就是說,不管募資多少,資金的目標已經準備好了,就等錢了。

而針對要投資建設的項目,天合光能表示,對于此次要建設的3個新項目,天合光能表示,此次新建的三個增產項目,因為其產品大尺寸 N 型電池組件市占率不斷提升,在市場上的未來是有很廣闊的空間的,而公司的產品受到客戶認可,所以增產的消化是有保證的。

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片的產能消化上面,下游客戶已經全面認可了公司的產品,所以產能消化有保證。

然而,在統計上面,這已經不是天合光能第一次在市場上進行募資了,已經多次為了密集增產,多次頻頻融資,而此次的融資是規模最大的。

比如在2020年上市的公司,天合光能就通過IPO融資達到23.31億元,而這些資金是用于銅川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宜君縣天興250MWp伏發電項目、年產3GW高效單晶切半組件項目、研發及信息中心升級項目等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在市場看來,就是用于擴產增產的。

然而,沒多久,1年后的2021年8月,天合光能再次進行可轉換債券募資,此次的募資規模比起IPO高了1倍,募資規模達到了52.52億元,而這次的資金是用于鹽城年產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年產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宿遷二期5GW)、宿遷(三期)年產8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鹽城大豐10GW光伏組件項目等建設以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但是,2年后,今年又進行了一次募資,今年2月,公司再次募資88.65億元,通過發行可轉債,此次的募資金額依然是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余的用于年產35GW直拉單晶項目建設。在市場上,光是在增產方面,天合光能已經多次進行募資了。

但是,在1季度末的財報上,2月份募資的88.65億元募資尚有48.26億元未使用。然而,上市3年,募資已經達到166.48億元,但是,此次又要進行一個百億募資,而此次距離上次剛募資超過4個月而已,真的有這么缺錢嗎?

成立于1997年的天合光能,是國內涉及到光伏行業的的頭部企業之一,而在公司的介紹上,目前已經業務已經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在海內外的業內很有知名度。

而在上市的3年中,天合光能一直在募資、增產;募資、增產。而在2022年,天合光能的組件出貨量達到43GW,排名全球第三。而在上市的三年中,公司的出貨量復合增長率高達64.55%,其中在210大尺寸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這也是為什么天合光能表示,自己的產品受到上下游客戶的認可。

產品受到認可,因為在研發上面的投入也是很高的,在上市的三年中,公司的研發分別是16.28億元、25.55億元、46.21億元,合計投入的資金高達88.04億元。而這也是天合光能的產品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因為公司光是研發上面的技術已經多次刷新世界紀錄,并且還拿到了光伏行業首個國家技術發明獎。

在技術上面發展快,那么產品的認可度就會高,而這也是近幾年公司業績飛速增長的原因,從2019年到2022年,公司的營收從233.22億元增長至850.52億元,翻了近4倍,而凈利潤分別是6.41億元、12.29億元、18.04億元、36.80億元,同比增長14.82%、91.90%、46.77%、103.97%。

可以看出去年的利潤是上漲的非常快的,而今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依然保持著高增長,第一季度的營收是213.19億元,而凈利潤高達17.68億,同比分別增長是39.59%、225.43%。凈利潤上面繼續暴增。

但是,公司的業績不斷上漲,利潤也在上漲,但是股價卻在不斷下滑。

從上市之后,股價在2022年8月16日達到頂峰,公司股價上漲到88.33元/股,為上市以來的高點,但是之后,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截止到6月底,公司的股價僅剩下42.61元/股,而這還不是最低,在6月9日的時候,股價最低的時候跌至34.84元/股,而如今來看,公司的股價比起最高點已經蒸發超過50%,市值也僅剩下840多億元。

而在股價大跌的背后,其實是公司的股東在頻頻減持,光是從2022年3月份開始,公司控股股東高紀凡及其一致行動人盤基投資、清海投資、凝聚科技(原名為“常州凝創實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有則科技,當時于當年2月24日至3月1日期間,合計減持天合轉債 1020.274萬張。天合光能未披露上述股東減持可轉債的價格,如果按照其發行價100元/張計算,本次減持套現約10.2億元。

除了控股股東外,資本也在瘋狂套現,光是2022年,興銀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兩次減持分別是套現約34.13億元和套現約31.95億元,減持分別是天合光能2.60%股權和2.4%的股權。

而別的高管不說,光是實控人和興銀資本方面的減持,套現就超過了76億元,別的都還沒算進來。

這可能也是引起股價一路下崩的原因吧,畢竟你控股股東都一直在減持,誰還敢看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