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隨著住宅的買入通道日益狹窄,公寓類產品話題重燃。
一方面,市場上部分低品質、低資源的公寓產品,導致人們對“公寓”始終存有偏見;另一方面高端公寓的高單價又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兌現,譬如銀泰中心與蘭博基尼中心,都已實現5萬/㎡。
那么公寓到底能不能買?全文干貨,為你解惑。
一、40年產權到期可續,續費僅15.6元/平米起:
我們最顧慮的往往是公寓產品40年的產權問題,但我們在談論“房屋產權”的時候,應該明確房屋產權是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的。其中房屋所有權屬于個人產權,是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性的,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就能一直享有。
《城市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二條和《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有相關規定內容,我國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綜合用地50年,屆滿后可續期,費用僅15.6元/平米起。
二、公寓生活成本高?實際每月不過一頓火鍋錢:
人們對公寓的第二大顧慮常在于生活成本,認為公寓是商用水電,且物業管理費用也更高。但我們以82㎡、兩人居住的正常耗費為例,住宅每月大約耗電費150元、水費100元,商業每月大約耗電費248元、水費146元,即使再加上100元的燃氣費補充,實際差額也只有244元。我們對商業產權物業水電費用高的誤解,實際是來自于商鋪等高耗費的商業用途物業,而公寓作為生活場所,并不會與住宅有多大的區別。
至于物業費,以中高端項目為例,住宅物業費往往在4元左右,公寓物業費在5.5元左右,同樣以82㎡為例,實際差額僅123元,反而還能獲得更優質的酒店式服務。
可見,同面積的公寓與住宅的水電及物業費用月差額也不過300多元,吃一頓火鍋輕輕松松都不止這一點差價。
三、內行才懂的公寓五大優勢,完勝住宅:
公寓無需購房資格,不算房屋套數
大家應該都知道購買公寓產品不會受到購房政策的約束,不僅不需要戶口和社保等,長遠來看,在當下買入一套公寓過渡,未來若是需要置換大面積住房,還能享受首套房的剛需資格和按揭利率。輕松解決了當下的生活品質需求,并且無需租房替他人還房貸,也不占用名下的住房套數。對于已有多套住宅無購房資格的客戶,公寓也提供了多購置一套品質居所或私人會客廳的機會。
公寓產品面積靈動,填補置業需求空白
當成都全面進入改善時代,所有推售的新房至少都是三房起步,有兩室需求的客戶,只能選擇戶型設計、社區配置都較為落后的二手房,不得不降低居住品質。
但高端公寓考慮到單身貴族或者時尚精英的需求,常以兩房為主打,相較于二手住宅來說,戶型設置上功能全,舒適度也更佳。
(圖片源自網絡)
2020年大成都2-2.5萬元/㎡的公寓產品銷售面積為15.32萬㎡,同比2019年增長21.08%,表現可圈可點。
也就是說,面對龐大的“公寓池”,其他價格檔次的公寓需求在下降時,反而2-2.5萬元/㎡檔的產品銷售增長表現一枝獨秀,這一市場表現也反應了人們心理狀態的改變——公寓從過去的低價格投資性產品,轉變成了享受更好的生活的一種新的途徑。
這一類的高端公寓,它既不需要豪宅型公寓極高的入手成本,也規避了低價公寓的品質陷阱,反而是真正能實現資源占有和生活場景兌現的黃金資產。無論是首次置業為“生活買單”、改善置業為“品質買單”,還是投資置業為“價值買單”,這三大主流購買邏輯都能滿足。
核心地段的高端公寓,有相比于其他業態產品的更可靠、更可觀的投資回報
縱觀全國的公寓市場,不難發現核心地段的高端公寓,以其頂級產品和優質服務,為周邊的商務、求學及改善人群,提供了極致豐富的別樣生活。因而價值和升值空間往往不亞于、甚至高于多數住宅的平均水平。如深圳灣一號2013年17萬/㎡,2021年均價已達30萬/㎡,而成都的望江名門2015年3萬/㎡,2021年均價已達5.5萬/㎡,成為了成都的不動產中的價值標桿。(數據來源:鏈家網)
(成都核心地段的高端公寓價格一覽表)
高端公寓酒店式服務,勝于住宅物業
高端公寓的使用者多為各行業精英、老板,不僅有基礎生活的需求,更有商務社交的需求,所以往往此類公寓都會配備高端的酒店式服務體系。譬如生鮮配送、私廚上門服務、家政清潔、禮賓管家服務等,眾所周知,物業服務作為物業價值的長遠衡量標尺,將在后期為出租出售加分,增值能力也將更強。
公寓產品投資轉手,無限制,更靈活
公寓產品不像住宅,有拿到產權證后3年或5年才能轉手銷售的限制。另一方面,住宅限購也是國家的長期政策,長此以往,無資格購房者會遠遠多于有資格者,因而公寓有更多的可購買的客戶。而相比于二手商鋪而言,二手公寓也具有更優的貸款政策,因而轉讓的成本更低,更易出手。
綜上所述,公寓不僅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些顧慮,反而在當下的市場中還有許多優勢,核心在于,挑一個地段位置好、配套資源豐富、品質佳的公寓。別忘了,置業不動產,最重要的永遠都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