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醫藥反腐:168位院長、書記被查,微信群瘋狂解散,50家藥企緊急回應

導讀原標題:“史上最強”醫藥反腐:168位院長、書記被查,微信群瘋狂解散,50家藥企緊急回應超過160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一臺儀器被院長吃掉...

原標題:“史上最強”醫藥反腐:168位院長、書記被查,微信群瘋狂解散,50家藥企緊急回應

超過160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一臺儀器被院長吃掉1600萬回扣……近日,一場醫藥反腐風暴席卷全國,把各地藥企、醫療機構的藏污納垢展現在公眾面前。

據行業媒體賽柏藍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6日,全國已公開通報被查的醫院院長、書記已達到168位。

據澎湃新聞報道,截至8月7日晚,8月至少已經有10名醫療領域人士被宣布接受調查。

風暴之下,引發醫藥行業強震。目前,已經近50家藥企回應醫藥反腐對公司的影響。從回應內容來看,各家公司依然強調,公司合規經營,醫藥反腐對公司影響小,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有其必要性,將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醫藥反腐風暴刮起

“今天一上午,(我所在的)一堆群都被解散了,不光是報銷群,相關的項目群、會議群、溝通群等等,所有企業的相關微信群全解散了。”

據財聯社報道,8月4日午間,一家上市藥企內部營銷人員向記者透露的信息,體現了近段時間“史上最強”醫藥反腐風暴對企業帶來的沖擊力。

“有人銷筆記,有人避風頭”“講課費想給都給不出去”“我們有些會議都暫緩了,你們的活動有受影響嗎?”在記者“潛水”的某醫藥行業聊天群,諸多醫藥代表“分享”著各自省份最新的反腐動態,忐忑與緊張四溢蔓延……

近期,醫藥領域反腐舉措牽動著醫藥行業的敏感神經。

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隨后,全國多個省市的衛健委都發布了關于醫藥領域整治工作的文件,大批學術會議也隨之被叫停。據統計,8月以來,至少有10個學術會議宣布延期,涉及多省市醫學會,也包括中華醫學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等14個部門曾聯合印發了《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工作要點》從健全完善新時代糾風工作體系、整治行業重點領域的不正之風問題、強化醫保基金監督管理、深入治理醫療領域亂象、切實推進工作取得實效等五方面提出13條要求。

隨著醫藥行業反腐的持續深入,醫院院長頓時成了“高危”職業。據行業媒體賽柏藍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6日,全國已公開通報被查的醫院院長、書記已達到168位,由于統計局限,這一數字實際上或許更多。分地區來看,目前公開通報被查院長、書記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為廣東、四川、云南,分別已有41位、33位、12位院長、書記被查,三省合計占全國通報總數的51.2%。

近一周至少10人被查

據澎湃新聞報道,截至8月7日晚,本月至少已經有10名醫療領域人士被宣布接受調查。

8月3日,湖北隨州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隨州市曾都區中醫醫院、隨州高新區醫院黨委副書記、總會計師馬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隨州市曾都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3日,廣東汕頭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汕頭市潮南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林海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潮南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8月4日,廣東3家醫院的干部都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通報。

當天,“清風揭陽”發布消息,揭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負責人林鐵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揭陽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汕頭紀檢監察”發布消息,汕頭市潮南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蔡宗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潮南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新會清風”發布消息,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黃錦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江門市新會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同在8月4日,重慶市墊江縣紀委監委消息:墊江縣中醫院原院長劉明懷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縣監委監察調查。

8月5日, 西藏紀檢監察網發布消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黨委書記唐榮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西藏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也是在8月5日,廣東陽江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陽江市陽東區婦幼保健院黨支部書記韓重鑫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陽江市陽東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8月7日,福建莆田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莆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機關紀委書記許開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莆田市紀委監委駐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莆田市荔城區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7日晚間,云南省西雙版納州紀委監委發布消息: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醫學裝備科原科長查宇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西雙版納州紀委紀律審查;經西雙版納州監委指定管轄,正接受勐臘縣監委監察調查。

上述10名干部中,廣東查處的有5人。

此外,近期,不少典型案例也被再次被拎出來。8月7日,話題#中紀委曝光一臺直線加速器回扣1600萬#沖上微博熱搜。今年5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就曝光一起腐敗窩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文俊和原黨委委員、副院長楊文紅,與供應商稱兄道弟,肆意吃請玩樂、收受禮品禮金。醫院在討論購買一臺進口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時,院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都明確反對,但楊文俊執意購買并最終達成。最終,醫院以3520萬元買入,楊文俊吃掉了1600萬元的回扣。

全國多省市已跟進集中整治

隨著全國醫療反腐行動加速推進,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8日發稿前,至少有江蘇、上海、北京、海南等省份衛生監管部門針對醫藥領域反腐采取行動。

8月8日,江蘇省藥品監管工作座談會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藥品安全鞏固提升和行風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推進會在連云港召開。會議表示,加大疫苗、集采中選藥械、特殊藥品等高風險品種監管力度,嚴控風險隱患;集中整治藥品領域腐敗問題,對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嚴肅查處。推動制定后續改進措施,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8月7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2023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提到,2023年10月31日前,各醫療機構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要求,重點圍繞高值耗材、整治“紅包”、回扣、醫德醫風教育等三個專項行動內容,開展行風建設工作的自查自糾。2023年7月-10月31日,為監督檢查和重點檢查階段。

8月2日,廣東省衛健委官網發布《關于調整廣東省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聯席機制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的通知稱,調整廣東省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聯席工作機制。

面對為期一年的整治工作,北京、海南等地方還公布了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期間的舉報電話。

8月2日,北京市衛健委印發《通知》稱,為做好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先將集中整治期間(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的舉報電話等信息向全社會予以公布。

8月1日,海南省衛健委通知,要求轄區內各級衛生監督部門和醫院務必在醒目位置公開全省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監督。根據通知,舉報的對象及內容包括全省各級醫療機構、藥品生產企業以及相關的經銷商、醫藥代表等。

此外,近日西藏自治區、陜西、山西、山東等4省份紀委部門也發聲談醫藥反腐。

藥企為何被推上反腐風暴風口浪尖?

反腐風暴才起,為何藥企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銷售費用高企形成的藥價高企頑疾或是醫藥反腐的一個重要導火索。

2018年國家醫保局就提到,通過集采“擠掉藥品銷售費用、改變“帶金銷售”模式,凈化醫務人員行醫環境,促進合理用藥”。

據財聯社統計發現,以2022年的數據為例,銷售費用超過10億元的上市醫藥公司有89家,銷售費用超過50億元的公司有10家,他們分別是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制藥、恒瑞醫藥、華東醫藥、百濟神州、白云山、國藥一致、大參林、華潤三九。這其中又以上海醫藥的銷售費用最高,這家公司2022年的銷售費用高達140余億元。

△2022年銷售費用居于前20的上市醫藥公司

從銷售費用占總營收比例這一維度來看,有39家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超過50%。其中居于前三的都是科創板上市醫藥股,亞虹醫藥由于2022年的營業收入只有2.61萬元,銷售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55894%。值得注意的是,銷售費用占總營收比例超過50%的公司中,奧賽康、甘李藥業、百濟神州、譽衡藥業、西藏藥業、一品紅、九典制藥、步長制藥等相關公司2022年的銷售費用均超過了10億元。

△2022年銷售費占總營收超過50%的上市醫藥公司

多家藥企緊急回應:合規經營,公司不受反腐影響

反腐風暴對公司有何影響?近日近50家藥企就此紛紛回應:

8月4日,有投資者提問“醫藥反腐行動對貴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有沒有產生影響?”對此,太極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合規經營生產,沒有違規情況的發生。

特一藥業:公司的產品主要是OTC產品,主要通過經銷商進入藥店和診所,院內占比較小。

馬應龍:公司始終以合規為底線,推動經營持續健康發展。

“醫美茅”愛美客: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民營醫美機構,在公立醫院的銷售金額很小,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醫療反腐對公司業務經營沒有影響。

愛爾眼科:反腐整治是必要的,有利于推動健康中國戰略、有利于凈化醫藥行業生態、有利于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醫藥器械茅”邁瑞醫療:公司一直視合規為生命線,對經銷商的合規管理更是全行業中最為嚴格的。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有效的商業道德及合規管理框架,并設置了合規委員會作為商業道德及合規業務管理的議事和決策機構。在合規委員會的領導下,各業務部門、合規辦公室以及審計、監察、法務等部門構成合規管理的三道防線,各司其職,協調配合,有效參與,形成合規管理的合力。

恒瑞醫藥:公司一貫重視銷售合規發展,始終嚴守合規底線,持續加強對銷售團隊的行為準則考核,不斷提升銷售人員合規意識。

潤醫藥旗下的博雅生物:公司經營合法合規。

國藥集團旗下的國藥一致:醫藥反腐利于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對公司業務無影響。

新華醫療:公司設置了紀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履行監督檢查、紀律審查和黨委巡察等職責,做到有案必查、有貪必肅、有腐必懲。

昆藥集團:公司始終踐行依法治企、依法經營的精神,恪守法律法規及廉潔自律要求,不斷完善合規體系建設、深入培育合規文化,筑牢合規防線,為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柳藥集團:公司始終專注自身主業發展,堅守合法合規,穩健經營,各項業務有序開展,公司股權激勵所設業績目標值不變。

8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8月,已經有超過20家上市企業就反腐發聲。8月8日,據不完全統計,又有22家上市公司回應,目前已經有近50家藥企回應醫藥反腐對公司的影響。從回應內容來看,各家公司依然強調,公司合規經營,醫藥反腐對公司影響小,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有其必要性,將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上游新聞綜合財聯社、澎湃新聞、證券時報、證券日報、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李周芳

責編:周尚斗

審核:馮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