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旅是怎么把當地人逼成“車匪路霸”的?

導讀原標題:青海文旅是怎么把當地人逼成“車匪路霸”的?8月5日,網友爆料在青海大柴旦銀河谷自駕游時無意間駕車駛入一家驛站,在停留10分鐘后...

原標題:青海文旅是怎么把當地人逼成“車匪路霸”的?

8月5日,網友爆料在青海大柴旦銀河谷自駕游時無意間駕車駛入一家驛站,在停留10分鐘后遭到商家強制收費。該商家要求游客按人頭上交停車費50元,并威脅道:“不交錢就別想出谷。”

大柴旦行政委員會迅速做出反應,隨即發布通報稱,處以涉事驛站5倍違法所得--250元罰款,并責令停業整頓60天

游客在青海自駕游遇到攔路收費的情況并非個例,為何亂象頻頻發生?又該如何解決?本期搜狐旅游【行業觀察】帶你一探究竟。

爆料視頻一經發出后,迅速登上各社交媒體平臺熱搜。網友紛紛吐槽,“這不是車匪路霸嗎?”

涉事驛站回應稱,“收取的不是停車費而是玉石費。因為游客拾取了驛站范圍內的玉石。”

當地文體旅游廣電局迅速展開調查,發現該地并非景區,除了住宿業務外,其余任何收費沒有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復,現場也沒有明確標示出收費項目與規則。

然而此類自發攔路收費或圈地收費的情況近年來在青海并不少見。

2020年,一行游客自駕游行駛至青海湖附近時,遭到當地居民攔路收費,除小孩外每人需要支付10元。對方稱因為這些游客駛入自家農田附近,需要支付過路費。

原本官方取消的國道和省道收費站,今年又以當地居民攔路收費的方式重出江湖。一游客在從格爾木自駕到倒淌河的路上共遇到8次公路分段收費

除卻新聞報道出來的案例,社交媒體上也出現大量吐槽在青海旅游遇到攔路收費的情況。有時,這些“攔路虎”會以一個團隊的方式出現,以威脅的方式強制游客支付費用

實際上自2019年起,青海相關政府部門每年都會發布整治旅游行業強制收費的管理條例,然而管理效果卻不盡人意。

單是將火力集中于違法的商家和監管力度是不夠的,一刀切的景區設置和落后的旅游規劃是亂象頻發的根本原因

青海旅游目前仍處于原始的景點觀光類線路,景區依靠門票獲得主要的經濟收入。青海的旅游資源豐富卻開發不足,多年來卻一直使用固定的景點觀光線路。

據青海省統計局發布的2023上半年旅游業數據,青海省共獲得162.16億元旅游收入。著名景點的收入也很可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局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青海湖的門票收入達到740多萬元,以往每年的門票收入在3億元左右。此前青海湖因圍欄擋景的現象備受網友詬病,被新華社批評陷入門票經濟的怪圈。

這些景區原本是居民生活之地,在看到商機后,便也試圖分一杯羹。然而景區管理者用“一刀切”的方式使居民無法從景區中獲益,利益驅動下居民選擇在景區周邊私設景點或者攔路收費

這種強制收費的方式對于想要掙快錢的居民來說是最便捷的方式。“野”景點的設立門檻低,投資相對少,因此利潤空間很大。同時,這些官方未開發的無名景點不是監管部門的重點管理對象,成為了監管的灰色地帶。

監管的缺失導致亂收費的違法成本低,一些居民“占山為王”的路霸行為就越發肆無忌憚。這些“攔路虎”缺乏旅游經營者的專業意識,不懂得維護長期利益,一到旅游旺季就把刀磨鋒利了,對著過路游客斬一刀。

青海自駕游的火熱也為“野”景點的商家帶來了商機。自駕游目前已經成為多數游客在青海的首選旅游方式。青海的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是已開發的景區,全域線路上可謂處處是景。青海的旅游資源能夠滿足游客即走即停,沿途賞景的沉浸式旅游需求。

然而青海還未加強全域旅游的基礎設施,缺乏完善且明確的路標指示。正如此次強制收費事件,因為缺乏標識的指引,游客的一次“無意行駛”可能就會掉入“攔路虎”的收費陷阱

對于青海這樣的旅游城市來說,每一處或者說每個人都是風景。不論旅游局長如何出戰,基層工作人員如何花費精力監管,有時一個“爛”景點或者一個宰客視頻就可能會毀掉一個地區的整體形象。

打造讓居民也可以享受到旅游紅利的全域旅游或可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同屬于偏遠地區的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的旅游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可借鑒的模式。

西江千戶苗寨原本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原生態村落。為了讓村民共享旅游紅利,景區管理者將門票收入的18%作為民族文化獎勵經費發放給西江村民,讓每戶每年都獲得超過萬元的收益。

以縣政府為主導,西江景區一方面雇傭當地居民為工作人員。旅游旺季能讓每位工作的居民獲得2000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景區以當地文化為基礎開發民族特色體驗類項目,鼓勵村民自主經營。目前在西江苗寨注冊登記的各類經營主體超過了1000家,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多個旅游產業鏈,帶動景區內外多個產業的發展和數千人脫貧致富。

由此可見,全域旅游將單個景點或者產業資源整合起來,打造出以當地特色為基礎的住宿、飲食、紀念品、文化體驗等全線旅游產業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旅游紅利的共享也是全域旅游的一大特征。全域旅游鼓勵當地居民參與旅游產業的經營,居民通過自主經營或者入股景區旅游項目獲得收益

在全域旅游的利益共享模式下,整個區域的居民是經營者,服務者,也是受益者。身份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激勵了當地居民共同建設和保護旅游資源的全局意識

青海或可借鑒全域旅游建立一個利益共享的模式,幫助當地居民在旅游業發展中獲得利益。

青海的旅游資源開發有很大的潛力與空間,然而一旦因某地亂收費的亂象引發負面輿論,可能會讓整體旅游形象買單。青海旅游行業將如何改進,搜狐旅游將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