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現代快報訊伴隨著三聲深沉悠遠的鐘聲,3000羽和平鴿振翅高飛,翱翔在南京上空。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每一聲鐘聲, 仿佛都在訴說要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云
“當鐘聲敲響時,將大家再一次帶回那令人痛心難忘的歲月,這個鐘聲是對死難同胞的哀悼之音,更是警醒之聲。”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云說,鐘聲告誡我們要沉痛反思這段苦難歷史,提醒我們要繼承先人遺志,不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立足當下、勇毅前行。劉云曾帶領208名醫療隊隊員于2020年2月13日奔赴武漢馳援抗疫。她表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要牢記使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務宗旨,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俞紅
“今天我在現場撞響和平大鐘,共同來表達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心聲,內心感慨萬千。”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俞紅,長期奮斗在軍隊政治理論教學和理論宣講服務一線。她說,作為一名軍人,必須牢記“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牢記自身的使命和責任。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邢青松
“今天是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歷史的鐘聲告誡我們,要警鐘長鳴,勿忘國恥,牢記使命,振興中華!”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邢青松說。他從事螃蟹產業近30年,一直以助農增收為己任。接下來也將繼續推進鄉村振興,通過創新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增收。
△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
“撞響和平大鐘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有著很深的沉重感,歷史告誡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一定要牢記那段歷史、不忘過去的苦難!”撞響和平大鐘,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感慨道。"把我們的祖國早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深感肩上責任重大, 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有底氣和能力,去珍愛和平、捍衛和平,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電焊工、中車首席技能專家孫景南
“今天我站在這兒就是要告訴大家永遠不要忘記民族的苦難,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電焊工孫景南雖非科班出生,但憑著30多年的堅持,一步步成長為中車首席技能專家,立足崗位,孫景南希望能夠更好地帶動勞模工匠們創新,帶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薛延濤
南京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薛延濤,作為青年學生代表撞響了和平大鐘。今年17歲的他是6名代表中年紀最小的。當三聲鐘聲響起,薛延濤的內心無比震撼。他說:“12月13日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先輩的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安寧生活,如今能夠在和平年代學習,更是非常幸福。”薛延濤說,參加這次國家公祭儀式,他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增長知識才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代快報+記者 徐蘇寧 徐夢云 黃艷 盧河燕 李楠/文 吉星 劉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