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員到導演,王寶強的前半生,一直都在追夢的路上

導讀時隔5年,王寶強又帶著他自編自導自演的新作《八角籠中》回來了,有人可能會質疑,是誰給王寶強勇氣!依稀還記得,2015年的《大鬧天竺》,...

時隔5年,王寶強又帶著他自編自導自演的新作《八角籠中》回來了,有人可能會質疑,是誰給王寶強勇氣!

依稀還記得,2015年的《大鬧天竺》,那是王寶強導演的處女作,本以為會延續他的喜劇風,沒想到遭遇了無數人的吐槽。

有網友點評說,《大鬧天竺》評分低、劇情爛、演技低劣,但票房卻拿到了7億,簡直就是在糊弄觀眾,對此,王寶強坦然接受一切批評。

那一年,王寶強還站上了金掃帚獎的舞臺,成為了第一個上臺拿獎的明星,對于這份“榮譽”,王寶強很坦然,他說:

“雖然它不是個光彩的獎項,但可以鞭策人進步。我親自來接受大家的批評是因為我愛電影,尊重電影,尊重觀眾,尊重在座的前輩們。我第一次當導演確實欠缺經驗,有很多不足,我相信經過努力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感謝這個獎項給我個機會,對觀眾說聲對不起。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來領這個獎。”


膽敢直面自己的問題,能容忍一切風雨,單憑王寶強的這種人生態度,我就堅信,王寶強在導演之路上,依舊會成功。

從草根逆襲成影帝,有人說王寶強活成了勵志符號,這一點不可否認,回顧他的前半生,個人覺得王寶強并非什么傳奇,他只不過是在努力圓自己心中的夢。

演員夢:從草根逆襲成影帝

1982年出生的王寶強,生于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候因為看了李連杰的電影《少林寺》,萌發了當功夫明星的想法,于是6歲開始習武,兩年后被送去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

那時候的王寶強,天真地以為進了少林寺就能圓夢,因此每日拼命練武,就這樣度過了整整6年,在這期間,王寶強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回過家。

14歲那年,王寶強終于清醒,意識到在少林寺根本不能拍電影,于是收拾行李回了家,之后,便一直在家干農活。

可是時間長了之后,王寶強有些按奈不住那顆躁動的心,既想多賺錢又想拍電影,經過無數次的思想斗爭之后,王寶強毅然決定北漂。

盡管王寶強從小就能吃苦,但北漂的日子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因為長相問題,他連跑龍套的機會都找不到,為了養活自己,王寶強不得不跑去建筑工地搬磚。

即便是這樣,王寶強依舊沒有放棄夢想,每天還是在各大劇組中穿梭,當群眾演員尋找機會,直到遇到了導演李揚,他終于迎來了曙光。

那一年,李揚正在籌拍電影《盲井》,結果面試了上千人都覺得不行,直到他看到王寶強,心里才滿意,當時王寶強還不敢相信,但李揚告訴他,看中的是他身上原生態的感覺。

就這樣,王寶強開啟了人生的第一部大戲,在這部戲里,王寶強吃盡了苦頭,但也改變了他在演藝圈的命運。

憑借《盲井》一舉成名之后,馮小剛也注意到了王寶強,在拍《天下無賊》時,馮小剛當即就決定讓他飾演片中的傻根。

就這樣,王寶強不靠長相,僅憑憨厚和傻氣,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也正因如此,王寶強接拍了很多類似角色,如《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我的兄弟叫順溜》里的順溜,以及電影《人在囧途》和《hello!樹先生》等等。

這些作品,直接將王寶強從龍套演員捧成了影帝,可對于王寶強來說,這并不全是他想要的。

不難發現,這些作品里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笨與傻,事實上,王寶強本身并不是這樣,從某種角度來說,角色固然好,但那都不是他自己,都是演出來的。

所以,王寶強不想一成不變,但凡有機會,他就想著改變。

功夫夢:反派也能殺出圈

都知道2015年上映的電影《一個人的武林》,是甄子丹與王寶強主演的。

這部電影里,王寶強一反常態,飾演了一個功夫了得的殺人王,其武打動作行云如流水,招招致命,讓觀眾大飽眼福,好生過癮。

盡管他只是反派配角,但在電影中表現,遠遠超過了主角甄子丹。

透過此片,觀眾也看到了不一樣的王寶強,大贊他是一位被喜劇耽誤的功夫演員。

事實上,這才是王寶強最真實的樣子,從小習武,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直到遇到了《一個人的武林》,他才有機會大展拳腳。

在拍這部電影時,王寶強也是付出了巨大代價,開拍前一個月,他專門找了4個健身教練給自己輔導,每天進行規律的肌肉訓練。

拍攝中,但凡有時間,他就讓甄子丹帶著自己去烤燈,目的是為了讓皮膚黝黑,看上去更像練武之人。

片中他飾演的封于修是個跛足,因此,王寶強一直穿著高低不一的鞋子,直到拍攝結束。

而最精彩的那段公路打戲,整整拍了6個星期,耗費了近500萬,車來車往之下,王寶強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他依舊不在乎。

導演陳德森都說:“會擺動作的明星很多,真正能打的明星屈指可數,王寶強是個真正的動作演員。”

至今為止,大家都還記得王寶強那句經典臺詞“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憑借這部電影,王寶強獲得了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他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同時也圓了自己的功夫夢。

導演夢:5年后的卷土重來

《大鬧天竺》讓王寶強贏了票房輸了口碑,這在他心里,一直都是個過不去的坎。

因此前前后后準備了5年,王寶強才帶著新作品《八角籠中》回歸,這部電影由他自導自演,甚至編劇都是他自己。

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傾注心血想把當地無人照料的孩子培養成真正的格斗運動員的故事,展現了不服輸、不認命的蓬勃生命力。

王寶強說,他是想創造出一個屬于中國本土的好故事,同時表示:“觀眾的認可就是我拍電影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從目前的預告來看,暫時看不出《八角籠中》的質量如何,但從王寶強的轉變來說,這一次會是他的翻身仗。

從喜劇作品回歸現實題材,王寶強這次是找對了定位,他可以拍好別人的喜劇故事,但拍不了自己的喜劇故事,因為從本質來說,王寶強不是那種愛搞笑的人。

他是農民出身,長相一般的老實人,只不過他身上有一股子韌勁,在哪里跌倒,就會在哪里爬起,不怕苦,不怕罵,因為熱愛電影,所以專注執著。恰如許三多的那句話“不拋棄,不放棄!”

從草根逆襲成影帝,王寶強遇到了很多貴人,但從本質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靠的都是他自己,對于所有人來說,他的確是最好的勵志符號。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