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趙萌萌)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梳理,根據2022年常住人口數據排行,共有17個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武漢、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杭州、石家莊、臨沂、東莞、長沙、青島。
其中,重慶常住人口超過3200萬,繼續穩居第一。長沙常住人口增量最多,排位提升。石家莊人口增長由負轉正。
長沙成人口增量第一城
從人口增量來看,長沙常住人口增量最多,成為人口增量第一城。據長沙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1042.0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8%。2021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1023.93萬人,據此計算,長沙常住人口增加了18.13萬人,超過杭州、合肥、武漢、成都、鄭州等地。
為何長沙能夠成為人口增量第一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大背景來看,產業結構向中西部轉移帶來新的就業機會,跨省人口流動相對減少,省內人口流向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從長沙城市特色來看,長沙這些年經濟發展較快,大力打造“強省會”,不斷培育產業新的增長極,創造較好的人居環境,一系列新的消費場景廣受歡迎,同時,長沙房價控制得比較低。充滿煙火氣的網紅長沙,對人口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長沙經濟和人口增速“開掛”的2022年,正是湖南正式啟動“強省會”戰略的第二年。
2021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首次提出“強省會”戰略。幾個月后,湖南省級層面印發《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長沙出臺《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二十條措施》,其中明確:到2026年,長沙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
生物醫藥等帶來人口聚集效應
2021年,河北出臺《關于大力支持省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把石家莊打造成為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到2025年,石家莊市經濟總量力爭超萬億元。
數據顯示,石家莊2022年經濟同比增長6.4%,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1%。
“流動人口進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就業、獲取經濟利益。”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表示,“人隨業走是普遍規律,例如快遞業、蔬菜批發業、服裝批發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從北京轉移到了河北,河北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同時也疏解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可謂一舉兩得。”
馮文猛認為,石家莊獲得了更多發展機遇,其發展潛力在河北省優勢比較明顯。近些年,石家莊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創造不少就業就會,另外,石家莊的房價也比較低,隨著公共服務水平提升,以及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對人口的聚集效應進一步增強。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