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旅游
撰文|Jiaqi編輯|Mulan
旅游旺季到來,游客紛紛“進京趕烤”。北京的高溫并沒有阻擋游客的熱情,于是熱門景點如故宮、國家博物館等門票預約難成為了一大問題。游客通常需要提前幾天在官方售票程序上踩點搶票,許多人自嘲“把手機刷出火星子”也無法成功。
據網友反饋,一些商家借此機會撈金,以“代搶”的名義加高價售賣原本低價或免費的門票。原本60元一張的故宮博物院門票被炒至258元甚至更高。北京的門票究竟有多難搶?7月4至6日,搜狐旅游就幾大熱門景區門票預約現狀展開調查。
據OTA數據顯示,暑期飛往北京的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30%,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60%。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個夏季,北京旅游隨著氣溫一起火速升溫。然而,熱門景點的可接待量遠不及游客的數量,出現供不應求的難題。
為控制游客流量,景點沿用疫情期間的門票預訂制。游客可在官方微信小程序、官網以及app上預訂游覽。景點的火爆導致游客需在游覽日前幾天就搶票。官方僅提前放出一周左右的門票,過早規劃將成為無用功,因此出現了“人已到,票未至”的現象。搜狐旅游在7月4日20:00準時進入故宮博物院的購買門票小程序,卻出現無法提交訂單的情況。在卡頓10分鐘再次刷新頁面后,所有可選日期的門票均已售光。搶票成為了一場比拼手速與網速的競賽。
來京親子游的王先生向搜狐旅游表示,因為希望帶孩子了解歷史文化,所以需要訂多個景點的門票。親朋好友齊上陣搶票5天也沒有將目標景點的門票集齊。各景點預約渠道不同,但預約時間相近或基本一致。游客需跳轉不同渠道搶票,在搶到一個景點的門票后早已失去另一個景點的搶票機會。像王先生這樣的景點打卡式游客,跨渠道搶票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此外,搜狐旅游通過整理北京各大景點預約信息發現,多數景點的預約放票時間在凌晨0:00。門票一經放出就會迅速被搶光,因此游客需熬夜卡點搶票。如遇到搶票不成功的情況,游客需多次熬夜。王先生也自嘲道,“沒有100度的熱情就抗不住北京40度的高溫和難搶的門票”。
北京熱門景點搶票難現已成為社交媒體上的一個熱點,關于“如何搶票”的攻略也變成熱帖。成功搶到國家博物館門票的沈女士跟搜狐旅游表示,幸虧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北京景點搶票難的情況,提前一周就開始預約。盡管按照網上的攻略逐步操作,沈女士也和男朋友共同搶了三日才預約成功。“沒有提前預約好(門票)就千萬不要來北京!”經歷過激烈的搶票“戰爭”的沈女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沈女士這樣的“幸運兒”。一些游客雖抵達北京,卻沒有搶到目標景點的門票,只能將目光轉向不需要門票的地點。搜狐旅游在什剎海和南鑼鼓巷看到沒有搶到故宮門票的游客,他們興致缺缺地表示,無法游覽想去的景點,只能在街上“流浪”。
炎熱的天氣也加劇了游客的煩躁程度,“頂著大太陽帶孩子來北京什么都沒看到!”姚女士憤怒道,一家三口都很期待這次疫情三年后的全家旅行,自己和丈夫特地請假帶孩子出游。這次旅行體驗令她十分失望,并表示“再也不會來北京!”
北京暑期門票的緊缺狀況也令旅行社和部分黃牛黨察覺。搜狐旅游發現,近期第三方平臺上出現了一些高價代搶故宮或國家博物館門票的旅行社——故宮旺季門票原價為60元,代搶價格混亂,價位在200元至400元不等。游客需先付款,再等待搶票是否成功的消息。
代搶成功后,游客會收到短信通知,游覽當天無需紙質門票,直接刷身份證進入即可。代搶失敗后,旅行社承諾全款退回。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網友表示,第三方平臺上的旅行社相對“靠譜”,在代搶失敗后,他們確實收到了全額退款。但是否所有旅行社都信守承諾,仍有待查證。
一些旅行社以捆綁銷售的方式出售門票代訂服務,呈現形式為門票套餐,包含上午場或下午場的大門票和講解。講解分為手機語音講解和導游人工講解,導游講解又分為多人團、私人團以及親子團。套餐的價格隨講解的等級變化。
搜狐旅游編輯化身“游客”了解旅行社的搶票成功率,該旅行社表示,“我們有專業的搶票機器,成功率可達90%以上”。經追問后,該旅行社補充說明,對游客因搶票失敗導致的行程變化概不負責。
因多數景點的放票時間在深夜,旅行社代搶人員需要熬夜踩點搶票,旅游從業者笑稱北京旅游人是“全國熬夜冠軍”。有中青旅業務操作人員表示:“我太難了!今早又退了8個團,周末還有個投訴就因為故宮排隊排了一小時進去,客人投訴天太熱了,認為我們應該提前安排好。其實現在旅行社就算有訂票系統,能搶到票已經很不容易了。”
除了旅行社外,社交媒體平臺上也出現了身份不明的黃牛。私人組織的價格更為混亂,價位在200-1000元不等。然而,缺少第三方平臺監管,這些私人賬號的可靠性存疑。有不少網友表示,黃牛在收取代搶費后就注銷掉社交媒體上的賬號或在微信上失聯。網友后知后覺自己被騙取高額票價。
目前北京各大景點官方注意到黃牛代搶擾亂市場的情況,紛紛發布公告提醒市民在官方渠道購買門票,并明確表示沒有授權任何企業或私人代辦門票預約。景區官方不保證代搶門票的有效性。
據搜狐旅游觀察,第三方平臺也正在加大監管的力度,大批量下架黃牛代搶的服務項目。在某二手平臺搜索“故宮門票”和“故宮預約”會直接跳轉到風險提示的頁面,提醒游客前往官方通道預約。
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實驗室專家、中外傳播智庫理事長劉志明教授認為,今年北京旅游的爆滿是由三方面因素疊加導致:疫情后人們的生活方式轉向休閑化,旅游人數呈現絕對上升的趨勢,其二,往年占據大部分夏季旅游市場的出境游并未完全恢復,大多數游客選擇在國內出游;第三,暑假是疫情放開以來的首個長假,許多大中小學生及家長可能是三年內的第一次出游,北京成為他們長途旅游的首選。因此,北京從文旅部門到景區都沒有預測到游客的爆滿。
對于旅游有關部門的應對措施,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教授、中國廣告博物館館長黃升民認為,一方面北京文旅部分和各大景點應該做好“信息鋪路”,比如景區預約的實時圖,這樣游客一打開就可以知道景點每日的預約情況和天氣預報,做好防護。“這是馬上能做到的,并且是應該做到的。”劉志明教授也強調了大數據的重要性,景點預約系統可以借鑒智慧旅游輿情系統,根據游客流量調整規劃。另一方面,黃升民教授認為北京市文旅部門應盡可能更多地開發和開放文旅景點,例如大學高校等文化資源和場所,緩解目前部分景點爆堵的狀況——“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文化旅游景點還是應開盡開。”
針對景區門票預約限流導致的游客吐槽現象,劉志明教授表示,盡管這種狀況的體驗沒有那么好,但對于今年北京暑期旅游的特殊性而言,并沒有出現非常大的旅游風險。“從這個角度上說,其實,旅游行業做得還在及格線上。”他向搜狐旅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