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26的出現,讓關島地位動搖?美軍研究了7年,還是拿不出對策

導讀關島是美國軍隊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群,是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的戰略支撐點。這里常年駐扎兩艘美國海軍潛艇支援艦和四艘核動力潛艇...

關島是美國軍隊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群,是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的戰略支撐點。這里常年駐扎兩艘美國海軍潛艇支援艦和四艘核動力潛艇,安德森空軍基地則是B-1、B-2或B-52轟炸機往來美國本土和西太平洋的中轉基地。未來B21轟炸機服役后,必然也要考慮在關島常駐。

關島的位置非常適合支持美軍在亞太的行動,是第二島鏈最重要的支撐點。從中國大陸出發的艦隊要想靠近關島,需要在海上航行很長時間,美軍因此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部署和應對。所以,自從美軍撤出菲律賓蘇比克基地后,關島成了美國最重視的太平洋基地之一。

(關島基地碼頭)

但是隨著被稱為“關島快遞”的東風26彈道導彈出現,美軍經過評估認為,關島的地位發生了嚴重的動搖。目前,美軍正在考慮,如何在關島部署一個完整的防空反導系統。這件事的難度相當大,因為東風26不是飛毛腿那種老式導彈,而是一種高速飛行的新型號,而且它具備末制導功能,在彈道末段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機動,讓反導系統無法及時反應。這給美軍帶來了巨大的難題。

防御東風26的對策還沒想出來,美軍就發現自己面臨著更多的麻煩。在新推出的《導彈防御評估》中,美軍提出,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都可能對美國本土造成嚴重的威脅。那么后面兩類武器會不會威脅關島,《導彈防御評估》沒有明確作出結論。或許,在這份評估的秘密版本,也就是提交給美國國會的版本里有提及。

(關島的薩德反導系統)

在能夠解決可靠性和制導導航控制技術的情況下,無論是巡航導彈還是無人機,都可以從中國大陸起飛,最終直抵關島。而且這兩類武器的飛行高度低,當它們貼著地平線、海平面飛行的時候,一般的導彈預警雷達視野會被擋住,所以看不到目標。當這些武器躍出地平線的時候,留下的預警時間就很少了。

因此,美軍內部傾向于認為關島基地現在面臨三類武器的威脅。中國大陸不需要把任何一艘軍艦、任何一架載人戰機或轟炸機派到領海、領空以外,就能讓關島基地不再安全。至少,美軍再把B2轟炸機、航母和核潛艇部署在這里,心里會很不踏實。

但是,美軍是不能失去關島基地的。美國印太司令部表示,“我們需要捍衛它。我們需要為關島而戰,而且要從關島出發作戰。”

(美國岸基宙斯盾防空反導系統)

至于怎么防御關島,就成了美國導彈防御局頭疼的事。關島距離美國很遠,無法受到本土導彈防御雷達和攔截彈陣地的保護。在巡航導彈和無人機威脅下,關島需要實現導彈防御能力的360度覆蓋。這種思路需要大功率反導雷達和完善的反導導彈陣地的支持。可是關島寸土寸金,已經很難找到地方來部署大型雷達了。

如今,關島的主要導彈防御武器是著名的薩德反導系統。這是美國軍方現在最靠譜的攔截器裝置。但是,薩德只能應對重型無彈道修正的導彈威脅,對無人機、巡航導彈和末制導彈道導彈,是沒有用處的。

美軍一度打算把兩艘老舊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拖到關島水域,擔任反導平臺。但是提康德羅加級艦體陳舊、雷達老化。常年泡在水里也容易銹蝕。

(安德森基地的衛星圖)

有美國智庫提出,為了防御對方戰機、巡航導彈、無人機和高超音速導彈,需要采用分層防空方法。在薩德之外,還需要部署愛國者、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制空戰斗機、單兵防空導彈和激光短程防空系統,然而這些都不能解決最關鍵的“威脅”,也就是東風26彈道導彈。

為此,美軍提出了宙斯盾上岸計劃。就是把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的相控陣雷達和導彈發射裝置搬到地上。但是這個計劃提出了好幾年,也沒有進入實施。這里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宙斯盾雷達戰斗面積并不小,在土地資源極其緊張的關島,實在找不到部署位置。另外,宙斯盾上岸也未必攔得住東風26。

所以,自從東風26彈道導彈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式亮相以來,美軍就在研究關島的導彈防御對策,結果這一研究就是7年,至今仍然拿不出一個可行方案來。直到最近,過度擔心東風導彈威懾力的拜登政府,在2023財年國防開支預算中,總算給關島反導系統留下了一部分資金。美媒稱,關島反導預警和攔截系統即將進入建設期。即使如此,解放軍對這套系統已研究多年,自有應對之策。擋不住對手的主要武器,美國要它何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