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戰局關鍵時刻,普京作出“換帥”決定,俄軍內不穩情況暴露

導讀隨著烏軍反擊成功,前線俄軍節節敗退,俄烏之戰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而就在此時,一場高級軍官的解職風波,又將俄軍內部的不穩情況,暴露在...

隨著烏軍反擊成功,前線俄軍節節敗退,俄烏之戰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而就在此時,一場高級軍官的解職風波,又將俄軍內部的不穩情況,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據《莫斯科時報》、URA等俄媒報道,俄國防部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稱,此前主要負責指揮頓涅茨克方向作戰的俄中央軍區司令亞歷山大·拉平上將已被解職。但普京政府并沒有證實這一消息,只是稱拉平現在因身體原因,回到了葉卡捷琳娜堡休假。但作為一名前線指揮官,在戰局關鍵時刻休假3周,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情況。而現在接替拉平負責指揮前線中央軍區部隊的是原俄軍第8近衛集團軍司令安德烈·莫爾德維切夫中將。

亞歷山大·拉平上將

據悉,拉平這次被解職,與俄軍在紅利曼的失利有著很大的關系。紅利曼鎮位于頓涅茲克河東岸,是連接烏東部戰略重鎮斯拉維揚斯克和北頓涅茨克的交通樞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今年5月,第90近衛坦克師、第15近衛摩步旅等俄中央軍區所屬部隊攻入紅利曼,迫使烏軍放棄這一戰略要地。此后該地便成為了俄方在頓巴斯的重要后勤樞紐。但好景不長,隨著烏軍在9月上旬發起反擊,紅利曼再次成為戰場,不久前,澤連斯基政府已宣布奪回此地,俄方控制的頓涅茨克地區門戶大開。

俄軍在頓巴斯方向上的失利,也引起了俄國內部分勢力的不滿,許多人將失利歸結于拉平的指揮不力,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人便是車臣領導人小卡德羅夫和俄羅斯寡頭葉夫根尼·普里戈津。特別是小卡德羅夫,在俄軍從紅利曼撤退后,這位同樣有著上將軍銜的車臣領導人,就批評拉平“無能”,甚至公開宣稱應該將拉平一擼到底,降為列兵。

小卡德羅夫

從俄羅斯內部的勢力劃分來看,小卡德羅夫和普里戈津都不算是軍方人士,但二人手中都掌握有一支重要武裝力量。小卡德羅夫指揮的車臣部隊雖說隸屬于俄國家近衛軍,但實際上直接對小卡德羅夫本人負責,如果沒有其支持,普京政府很難調動車臣部隊。普里戈津則與普京本人關系緊密,一直被西方稱為“普京的廚師”,且被認為是“瓦格納雇傭軍”的實際掌控者。

普里戈津

而在此前數月的戰爭之中,俄正規軍苦于法律限制,只能出動志愿兵參戰,導致俄軍在前線兵力不足。在此情況下,車臣和“瓦格納”部隊成為了許多戰線上重要的支撐力量,并承擔起了大量的巷戰任務。在目前烏軍發起全面反擊,俄軍預備役部隊卻還沒有完成征召的情況下,普京政府在一定時間內,仍需要使用這兩支力量。因此,小卡德羅夫和普里戈津的批評聲,極有可能促成了拉平的“被休假”。

值得注意的是,以休假的名義讓拉平離開前線指揮崗位,應該是普京政府的權益之策。畢竟,能成為俄軍五大軍區司令之一,拉平也不是什么簡單人物,此人是裝甲兵出身,在俄軍中歷任20集團軍司令、東部軍區參謀長、中央軍區司令等職,參加過第二次車臣戰爭,在敘利亞戰場也有出色表現。自俄烏開戰以來,拉平就一直指揮中央軍區部隊在頓巴斯方向上作戰,今年7月,拉平還被普京授予過“俄羅斯聯邦英雄”稱號,在其指揮的俄中央軍區部隊中,有極高的聲望。

普京為拉平授銜

如果在小卡德羅夫等人頻繁指責拉平指揮不利后,就直接將其公開撤職,很有可能影響前線部隊的士氣,甚至影響中央軍區部隊與車臣、“瓦格納”部隊的配合作戰。所以,在短時間內,普京政府應該還不會正式公布拉平被解職的消息,拉平最后極有可能會以“身體原因”為由辭職。而暫時接替拉平的莫爾德維切夫中將,2021年12月才升任集團軍司令,讓他指揮一個軍區的部隊,難免有些資歷和威望不足。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莫爾德維切夫應該還能守住戰線。畢竟,俄中央軍區所屬部隊沒有全部進入烏克蘭,前線只有近衛第2集團軍等部分部隊作戰,且中央軍區負責的盧甘斯克方向,不是烏軍現階段的主攻方向。在此情況下,莫爾德維切夫應該還能應付。

可從任命蘇羅維金為對烏作戰總指揮、拉平“被休假”等一系列舉動之中,外界依舊可以看出,隨著前線失利,普京被迫做出調整,試圖通過“換帥”,重新構建前線指揮體系。拉平等人被替換,也從側面證明,在敘利亞等低烈度戰爭中脫穎而出的這一代俄軍高層指揮員,還沒有完全適應新時代的高烈度戰爭。現在,就看現存的俄軍將領中,能否涌現出一位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一樣的人物,力挽狂瀾止住俄軍的頹勢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