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導彈嚇退解放軍?中方提起臺海問題,日本反應竟比美國激烈

導讀最近幾年,日本政府一直在以所謂的“中國威脅”為借口,推動自衛隊擴軍。特別是在近日,我國重申不會在臺海問題上放棄使用武力后,日方連續...

最近幾年,日本政府一直在以所謂的“中國威脅”為借口,推動自衛隊擴軍。特別是在近日,我國重申不會在臺海問題上放棄使用武力后,日方連續做出了諸多大動作,妄圖借機推進防務改革,擴充軍備。

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稱,美日兩國關于日方采購美制“戰斧”巡航導彈的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如果最終能夠從美國購入這款射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的導彈,日方便可以將中國東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置入導彈打擊范圍內。

對于此事,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拒絕發表評論。但他補充說,本屆內閣確實正在研究導彈反擊能力,但尚未確定具體細節。雖然日方沒有明說,但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岸田政府為自衛隊買入這些“戰斧”式導彈,自然是為了針對中國。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雖然兩國舉行了一些紀念活動,但雙邊關系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就表示,中日之間沒有舉行高層級峰會的計劃,并聲稱兩國間仍有“待解決的問題”。

如果只看岸田文雄這一“待解決問題”的表述,日方現在關心的似乎仍是釣魚島問題。畢竟,隨著俄烏開戰,全球能源價格飆升,本身缺油少氣,能源極度依賴從外部進口的日本,在經濟上也面臨著極大壓力。而東海海底儲藏量豐富的油氣資源,恰恰是日方所需要的。此前,我國在東海的海上油氣開發就引來了日本外務省的抗議。但結合中方不久前的表態和日方的更多擴軍動作看,岸田政府選擇在此時,通過日媒之口放出即將購入“戰斧”的消息,更大程度上是想要插手臺海問題。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在不久前的一次重要會議中,我國對外莊嚴宣示:“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同時再次重申,解決臺海問題時,我國將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絕不會放棄使用武力。我國這一表態,立刻引起了美日等國的高度關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宣稱,我國加速統一進程是在破壞臺海現狀。而日方在聽到我國重申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后,反應似乎比美國還要激烈。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除了想要靠美制導彈嚇退解放軍。日方還想在年內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有關臺海的部分,明確寫下“不承認憑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日本自衛隊則計劃成立一個新的聯合司令部,統籌海陸空作戰力量。可以說,日方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日本插手臺海做準備。

而日方如此重視臺海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臺海局勢的變化會帶動整個西太平洋形勢變化。按照美日兩國的防衛策略,美國軍隊、日本自衛隊以及臺防務部門將相互配合,依托陸基導彈和海空力量,盡量將解放軍壓制在第一島鏈內。而臺灣島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只要我國完成統一,第一島鏈就將徹底失去用處,我國海上防御圈將向東擴張數百公里,解放軍戰艦將可以隨意出入太平洋。美國一直拉攏日本等國打造的所謂“對華包圍圈”也將名存實亡,而這無疑是美日不愿看到的。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日本上下對臺海局勢的變化一直高度關注。特別是在自民黨內部,以清河會等派閥為代表的右翼勢力極為強大,“臺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美日同盟有事”的聲音不斷傳出。

但無論是采購美制導彈、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還是建立新的指揮部,日本方面都無法嚇住我國,讓我國改變在臺海問題上的態度。中國國防部近日已明確表示,日方應該履行自己在50年前對中國許下的承諾,并以史為鑒,不要讓歷史悲劇再度在亞洲重演。

更重要的是,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我國的綜合實力早已穩居東亞第一,近日公開說出:“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就是我國底氣的根本體現。相比還在與美方談判,一年半載拿不到“戰斧”的日本自衛隊,解放軍手中可有很多現役導彈就能夠打擊一千公里以上目標。

因此,對于岸田文雄領導的本屆日本政府來說,與中方坐下來,通過談判解決其眼中“待解決的問題”才是正確的思路。繼續緊跟美國步伐,推進日本擴軍備戰,最后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