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韓國首都首爾梨泰院洞一帶的一條狹窄坡陡的小巷內,一場嚴重的踩踏事故發生了。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31日表示,截至當天上午6時,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33人重傷、116人輕傷,合計303人。其中包含多名外籍遇難者。
由于出現大量人員傷亡,韓國當局將現場附近一棟建筑物設置成了臨時停尸房。來自現場的影片顯示,急救人員對踩踏事故中倒下的人施行心肺復蘇術,還有多具遺體被抬走。
有不少現場目擊者通過發視頻或者接受采訪的形式對外闡述了事發當時的慘烈程度。有人回憶到 ,“現場的人流類似多米諾骨牌,只要后方一倒,就會接二連三地推擠倒前方人群,很危險。”
對此,韓國政府表示將徹查事故原因,并指示有關部門對各地活動實施緊急檢查。
尹錫悅也表示,此次慘痛事故令他“心情沉重,無比悲傷”。他表示,將為遇難者祈福,祝愿傷者早日康復,向失去親人的遺屬表達深切慰問。
對于事故發生的原因,不少人做出了分析。
有人分析是因為事發當時的街道過于狹窄,當人流量超出負荷時自然容易產生踩踏事故。也有傳聞稱,事故起因是人群為看明星一下子沖上去,或部分人員食用含有毒品成分的糖果所致。
盡管眾說紛紜,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過大的人流量。
據韓國媒體報道,29日晚約有10萬人在梨泰院一帶參加萬圣節派對,超過了疫情之前同期客流量近30%。
而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客流,和韓國解除新冠疫情限制和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不無關系。
9月份時,韓國政府將室外佩戴口罩令由“國民義務”降級至“建議佩戴”,加之時隔三年首次在首爾舉行的大型萬圣節活動,使得大批年輕人涌入梨泰院。
不可否認,對于慶祝節日的人流安排和管控的確有紕漏,但是人流量過大的背后,疫情后狂歡的因素則是更深層次的因素。
此次踩踏事故可以說是充分引發了人們對疫情的再次的關注。韓國防疫部門表示,從10月31日起將不再每天發布匯總統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死亡病例數等新冠數據的新聞稿。
這是韓國自2020年1月20日出現首例新冠確診病例以來,首次停止正式發布疫情指標。
不過,韓國部分民眾對政府的常態化防疫措施表示擔憂。
此前,正在美國迅速擴散的奧密克戎BQ.1和BQ.1.1變異株在韓國境內也被檢出過,福奇曾警告稱,這兩種變異株在免疫逃逸能力方面非常突出,可能會引發今年秋冬新冠疫情新一波大流行。
防疫抗疫始終是一場硬仗,時刻都不能松懈,不輕易聚集就是同舟共濟了。
而由于人氣十足,疫情以來,梨泰院多次因為聚集感染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2020年5月,梨泰院的夜店就曾發生過聚集性感染事件,拉響了韓國的防疫警報。
眼下,韓國總統尹錫悅和夫人金建希前往了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集體焚香所吊唁遇難者。不過,接下來,尹錫悅政府將如何處理該事件還不得而知。
明天和意外雖然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但對于可以預判的事情人們有必要提前做好防護。專家已經發出警告,韓國疫情冬季或將迎來新一波大流行,梨泰院踩踏事件或許提前給了人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