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近日報道,亞洲知名戰略學者之一馬凱碩在接受兩位德國記者采訪時提出的西方想通過“貿易能讓中國成為開放社會”是否正確的問題時回答說,中國這么龐大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不是西方想改變就改變的。西方的企圖實際上是“幻覺”且“傲慢”。馬凱碩明確指出,西方人口占全球12%,就想著管整個地球,這不是傲慢嗎?
與馬凱碩一樣反對西方“傲慢”的學者越來越多,這是因為西方的暴行特別是美國的帝國主義行徑早就讓那些“自由、人權”的謊言破產。“通過貿易讓中國更開放”聽上去冠冕堂皇,但那僅僅是因為中國強大到西方不敢直接動用武力。而在那些比中國弱小得多,無法抵抗西方軍事技術巨大優勢的國家,美國為首的西方軍隊任意轟炸、屠殺,不用背負任何法律責任,可有任何“自由、人權”可言?
西方的戰爭像任何電子游戲一樣,客觀、冷漠的死亡現在是美國高技術武裝力量行動的要求,并且不受任何一種國際法或國內法的限制。例如2012年,華盛頓承認它在也門發動了類似于阿富汗那樣的打擊。一架“食肉者”無人駕駛偵察機向吉布提的一個法國軍事設施和以弗吉尼亞中央情報局總部為基地的中情局特工人員所監控的目標發射了一枚導彈,摧毀了一輛據說載有一名基地組織高級恐怖分子的豐田汽車。
不僅是這一車輛如此徹底地蒸發了,以致這一宣稱無法得到證實,而且這一打擊本身的性質。據報道它是在也門政府拒絕了根據中情局所提供的情報采取行動之后發生的。這一定會使其他國家的政府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從遙控的無人駕駛飛機發射的一枚地獄火導彈沒能摧毀菲律賓或德國被普遍認為的恐怖分子,就像當地政府所想的或希望的那樣?
在后冷戰時期,一批新的管理者主掌美國軍事權勢集團。他們比其前任更感興趣于運用從高空、從地平線外或從外層空間發射武器的戰爭。他們決心避免自身的傷亡,一方面使在軍隊中的自愿服役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提供人力和為軍隊的各種活動和生活方式納稅的公民放心。這一戰爭模式延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居民區的做法。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