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時報》報道,日本將于11月6日舉行三年一度的國際艦隊閱艦式。一般來說,日本每2年都會向海軍論壇的成員國發出參加閱艦式的邀請。截止到目前,美英澳等12個國家,共計18艘艦艇以及5架戰機已經確定將前往參加閱艦式給日本“捧場”。
對于本次閱艦式,在巨大的爭議中,韓國政府最終決定派遣軍艦赴日參加。而面對日本的邀請,中方近日也給出了答復。
日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方已經通知了日本,決定不會出席本次閱艦式。對此,日本防務省還格外解釋道,雖然此次中國表明了不會參加此次活動,但已經向日本表示,愿意參加日本即將舉辦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
關于韓國的決定,其實也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此前,尹錫悅上臺時就曾提到,要改善日韓關系,因此,韓國這回決定參與閱艦式或許也是在向日本釋放信號。
但這也引起了韓國網友的極度不滿,當然,主要還是因為韓國和日本有著十分沉重的歷史矛盾,此前,韓國舉辦閱艦式時,就曾要求日本艦隊不得使用“旭日旗”,最終日本因為拒絕這一要求而最終未能出席。
另外,這也是時隔7年,韓國再次決定參加日本的閱艦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尹錫悅政府的這次決定極有可能就是想為日韓關系尋找“破冰點”,即便遭到不少民眾的反對,尹錫悅依然堅持這一決定。
與日本不同的是,中方這次拒絕給日本“捧場”則有著多重客觀因素的考量。首先,日本軍國主義在歷史上對中國本就負有嚴重的歷史罪責,現如今,日本自衛隊依然打著象征軍國主義色彩的“旭日旗”,中方拒絕參加此次閱艦式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現在已經確定將參加的國家,基本都是積極活躍在反俄陣線中的國家,而日本自身也是追隨美國,在俄烏沖突中制裁打壓俄羅斯,再加上由于俄烏沖突,日本并未邀請俄羅斯參加此次閱艦式,因此,在如今的特定局勢下,日本此次的閱艦式已經帶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
如此看來,若是中國決定參加此次閱艦式,不排除西方媒體會以此做文章,散布各種不實報道、挑撥中俄關系。而這顯然與中方的立場嚴重不符,因此,中方此次拒絕參加,也是不給那些西方國家留任何炒作的余地。
并且,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之下,中日之間的緊張關系也是阻礙中國參加的客觀原因之一。近段時間,日本政客打著所謂“臺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謬論,不斷炒作涉臺話題,甚至還一度指責中方為維護臺海穩定而展開的合理軍事演練活動。
可以說,正是因為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嚴重錯誤言論,導致了中日關系一度下滑,更別說日本還多次企圖借著臺灣問題實現其自身的“軍事正常化”。
當大陸在臺海周邊展開軍演之際,日本就極力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據日媒報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多次強調,要加強日本的防衛能力,甚至計劃部署上千枚導彈,射程涵蓋中國大陸的沿海地區。
總之,日本近期的種種言行,無疑都是在給中日關系增添阻礙,也是導致現在中日關系緊張的主觀原因。歷史因素、國際局勢、中日關系,結合來看,中國此次拒絕出席可以說考慮十分全面,同時,這或許也是對日本的一個警醒。
目前來看,日本由于受到美國的掣肘,至今在國際局勢上依舊是一個“外交佝僂”的形象。但其實從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頻繁出訪他國就能看出,日本其實還是致力于追求獨立外交的,畢竟沒有那個國家愿意長期在他國的控制之下。
而現在國際社會上,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其實十分有必要與中國維持友好的外交關系。在美日同盟的背景下,與中國交好能夠維持某種戰略平衡,這對于日本來說,是符合其外交需求的,同時也是其在今后發展中,必須要考慮到的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通過此次中國拒絕參加日本閱艦式的態度,日本就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維護中日關系對日本的重要性。中國的態度一貫是十分明確的,改善中日關系的關鍵在于日本,停止一切涉臺的錯誤言行,言行一致地遵守“一中原則”,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等,如此才能有利于中日關系的發展與穩定,更是有利于其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