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獨白專欄
“高校男生穿背心做核酸被通報批評?”
這又是一個高校領導的神奇操作,在甘肅農業大學有一名男生穿著背心做核酸,這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就因為高校領導的騷操作被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的熱議。
(相關新聞報道)
在甘肅農業大學是國內知名的高校,對于學生的關心可以理解,可是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為何會因為一件背心受到領導的“特殊對待”?
回顧這起背心事件,在某群里,該名領導發布了長文批評這名男生,“這種行為是對學校巨大付出的沉重打擊,毫無底線挫傷著所有人的工作積極性”。
不僅如此,該領導要求每個班開展主題班會,對男同學的行為進行反思,并要求所有學生寫檢討。
(截圖的公告)
在這個長篇大論之中,我們能夠看到領導對于核酸工作的支持,提到順帶表揚了一下學校的防疫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場白,可在接下來畫風突轉,將矛頭指向了“馬賽克”學生,并聲稱因為此事向校長道歉和請罪了,深挖出來后原來是一名學生穿著背心做核酸檢測。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明明是配合防疫工作的學生,在不影響個人健康的情況下穿背心,會成為該名領導強調抗疫工作的重要性,讓人想到了“雞蛋挑骨頭”的老思想。
在嚴詞“批評”了一下馬賽克學生后,向其他人提出討論:“疫情防控和我的責任,班會后由同學個人提交書面和自我檢討”,通篇義正言辭,要不是明白只是穿了一件背心做核酸,旁人還以為是偷東西保研了。
(馬賽克學生照片)
三年疫情讓很多人都接受了核酸檢測的工作,這是對防疫工作的支持,而該名領導對于防疫工作的重視也是有目共睹,他認為只有事實擺出來才能講道理。
“男生穿背心做核酸”的事件曝光后,大家沒有對男生有意見,反而對提出這一整改意見的領導有興趣,如此關注學生健康的教師,一定是不錯的師德典范,可以從學生穿背心一事聯想到把“工作做實做細,對不起學校和所有人的努力!”
迫切地想聆聽一下這名領導對于抗疫工作的心得,有心的人都是低調的,只能借助網傳信息來論證。
(“熱心”的領導)
這是來自甘肅農業大學生科院副院長王老師,眾所周知,“舉一反三”是領導的口頭禪,要求從一件小事來發現更多細節,有博主將兩張照片放在一起時,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一面,領導和學生關注的重點不一樣。
- 這名領導關注的是如何將防疫工作做好?
- 這名學生想的是如何快點配合工作?
站在各自的角度上看,學生和領導都沒有什么問題,可是引發輿論的是一件背心,這就會讓人有種小題大做的感覺。
大家都明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學校防疫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已經習慣了配合抗疫工作,大家保持距離做核酸,到頭來還要被點名批評。
就在話題不斷發酵之后,事情出現了反轉,據正觀視頻報道,學校負責人回應,“并未對該男生進行處分,是擔心學生做核酸時衣著單薄感冒,僅是提醒。”
(事件反轉)
從強調“巨大打擊”到“僅是提醒”,讓人看到了領導的“苦心”。
網友此事的重點是,學生穿背心做核酸是自由,不能成為某些人口中的罪大惡極,當眾批評更是不近人情。
王老師的一篇長文沒有對學生現狀的關心,反而是道德綁架對方,這也是引起網友反感的原因之一,他為何不思考一下,如何盡快解決防疫問題?
從現實的問題來看,該校已經持續抗疫工作一個多月,學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維持學生的正常生活,這本身是讓人感動的行為,可是到了王老師的口中,卻是容不得一件背心。
如果一個領導內心只看到他人的問題,那么本質上的問題無法解決,是否考慮觀念的改變?
無獨有偶,同樣是甘肅農業大學的另外一個機電工程學院,有一名學生因為上廁所沒有戴口罩被通報批評,期限是6個月。
(網友曝光)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將抗疫的壓力轉向學生,凡事以抗疫為主,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否是公平?
按照學校的規定,“穿背心不能做核酸”、“上廁所要戴口罩”等等行為,這無形之中是加大了學生的生活難度,網友心中只有一個問題,這一切能解決什么?
事實上關于抗疫工作的優化已經有了針對性的討論,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減少沒必要的抗疫條款,是對抗疫人員的“松綁”。
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吹毛求疵,試圖將一切的過錯扼殺在搖籃之中,用近乎苛責的做法來要求別人,這是讓人詬病的一種做法。
(打醬油詩)
“高校男生穿背心被通報批評”、“學生如廁未戴口罩被通報批評”這兩個熱搜的背后,正反應了學生對于某些安排的不滿,在強調人性化管理的社會要求之下,學校領導更應該接受不一樣的聲音。
一方面讓學生配合防疫工作,一方面又想盡報道提高懲戒機制,這無形之中加大普通人對于病毒的擔心,從大局上看是消耗學生抗疫的決心。
從來沒有想到一件背心能沖上熱搜,也沒有想到一個口罩能夠讓學生被處罰6個月,這前后的反轉讓人疑惑不解,到底是什么鬼怪在攪動思緒?
希望其他人能夠給出一個答案。